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9 道试题
1 . 戴上AR智能眼镜,探寻“稀世珍宝”伯矩鬲背后的故事;在虚实融合的数字空间中,沉浸式“云”游敦煌莫高窟……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众多数字化技术让参观者“跨越千里、穿越千年”,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也将文创产业推向数字新阶段。这说明,数字文创(     
①实现了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的新形态                    
②发挥了科技对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
③创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④激活和重塑了国人的文化自信自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每一个地名的背后,都是一首血脉传承的歌,它能让我们读懂中国。老地名让今天的人们有了触摸历史上多彩自然、文化现象的渠道,那或长或短的名称中蕴藏的正是“何以中国”的密码。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地名文化是增进文化认同的载体       
②地名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地名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       
④地名浓缩历史,承载了一方百姓的乡土情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3-30更新 | 197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游记,打开了西方人认识东方文明的窗口,促进了欧洲人文的广泛复兴;利玛案不仅帮助徐光启等人把欧洲的先进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还把“四书”等儒学经典翻译成拉丁文,对启蒙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历史事例充分说明(       
①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
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
③中华文化推动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3-19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近年来,网络生物安全融合网络安全,源于并超越生物武器、重大传染病、生物科技两用等经典生物安全框架,以一种颠覆性力量横贯生物科技创新链和产业链,并与国际网络军备、生物军控相互交融,成为影响国际战略稳定的新兴变量。这警示我们应该(     
①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             
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抵制西方文化传入
③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             
④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领土完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近年来,全球品牌应用“中国元素”之风愈演愈烈。路易威登、香奈儿等许多品牌设计师频频在织锦刺绣、写意泼墨、云龙图腾、青花瓷等中国文化元素中需求灵感,各种典型的中国人物或动物形象如花木兰、功夫熊猫,被运用到好莱坞电影中……这给我国企业品牌设计的文化启示是(        
①大量吸纳他国文化元素,消除我国与他国的文化差异
②尊重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调适企业品牌设计审美取向
③理解、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加以创新应用
④强化文化交流,以他国文化元素为品牌设计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03-18更新 | 510次组卷 | 48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政治试题
6 . 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器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世界人民都认同中华文化,借鉴、吸收中国的灿烂文化
③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④
7 . 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汇聚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这彰显出(     
①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②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可以使其更具魅力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和奋斗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22更新 | 296次组卷 | 35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理)
8 . 从印尼民歌《美丽的梭罗河》到希腊民歌《比雷埃夫斯的孩子》,从哈萨克斯坦歌手到新西兰歌手……2023年央视春晚节目《一带繁花一路歌》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展现了各国人民的欢欣喜悦,展现了我国的文化自信与开放气象。这表明(       
①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世界文化的作用
②要立足时代之基,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③文明因不同而交流,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融合发展的根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习近平同志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入开展“五史”学习教育,有利于(     
①坚定历史自信,抵御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②增强历史主动,坚定理想信念和民族认同
③传承红色基因,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④赓续红色血脉,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02更新 | 658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芜湖中华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10 . 2022年是中荷建交50周年。旅荷华人艺术家李晓峰以自己的作品作为载体,在荷兰不断推广中国文化,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悠久历史、特色民俗等。同时,李晓峰不断尝试跨界,参与园林设计、文创设计等多个领域的创作工作,其作品既有浓厚的东方风味,又体现了荷兰文化的特点,深受荷兰民众喜爱。这表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创新与传播的前提
③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能够更好地彰显文化的价值
④认同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