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5 道试题
1 . 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有着独特的气质、内敛含蓄而又不失广阔胸怀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体现了(       
①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②中华传统文化能有效地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深厚的软实力
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三观”是文化的核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3-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层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指引我们改变命运--站起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引领我们创造奇迹--富起来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指导我们开创未来--强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材料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深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再一次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说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依据。
3 . 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器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世界人民都认同中华文化,借鉴、吸收中国的灿烂文化
③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④
4 . 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汇聚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这彰显出(     
①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②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可以使其更具魅力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和奋斗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22更新 | 297次组卷 | 35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理)
5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是当今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②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③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④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孕育的革命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从印尼民歌《美丽的梭罗河》到希腊民歌《比雷埃夫斯的孩子》,从哈萨克斯坦歌手到新西兰歌手……2023年央视春晚节目《一带繁花一路歌》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展现了各国人民的欢欣喜悦,展现了我国的文化自信与开放气象。这表明(       
①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世界文化的作用
②要立足时代之基,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③文明因不同而交流,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融合发展的根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非遗名录(  )
①使其成为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重要内容
②展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③体现了中华文明独特优越性,有利于提高中华文化凝聚力
④有利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8 . 2022年12月9日,习近平在首届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指出,中阿文明相互欣赏,书写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我们从彼此古老文明中汲取智慧,共同弘扬“重和平、尚和谐、讲信义、求真知”的文明真谛。我们在“文明冲突”的鼓噪中守正不移,共同倡导文明对话,反对文明歧视,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由此可见(  )
①优秀传统文化对中阿友好合作具有积极影响
②中阿文化在平等基础上交流交融、共同进步
③文化相知相交是中阿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基础
④包容互鉴的价值取向使中阿文化得到彼此认同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9 .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29个民族都过端午节,但民族风俗各异。苗族举行龙舟竞渡、跑马、斗牛、踩鼓和“游方”等活动;布依族有打“格螺”的习俗;纳西族家家吃糖枣糯米饭,喝雄黄酒,长辈小孩子绕扎“续命线”;藏族的主要活动是抢水、采花和祝福;彝族有采摘杨梅、对歌和跳芦笙舞等娱乐活动。材料表明(        
①各民族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根植于文化的多样性
②各民族文化共同铸就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连续性
③各民族文化既有共性特征,也存在着特定的差异
④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充满活力与生机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023-02-12更新 | 71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政治试题
10 . 习近平同志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入开展“五史”学习教育,有利于(     
①坚定历史自信,抵御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②增强历史主动,坚定理想信念和民族认同
③传承红色基因,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④赓续红色血脉,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02更新 | 658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芜湖中华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