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5 道试题
1 . 旗袍,作为中国女性的传统服饰,一步一移一婉约,一颦一笑一风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之美,有着“中国国粹”的美誉。作为中华民族服饰的代表,旗袍只有在不断吸收外来元素的同时,保持其传统内涵,才能使其不仅具有东方特色,而且符合世界时装的流行趋势。可见,中华民族服饰进行中外文化交流时应该(     
①推动中外文明融合同一
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增强文化共识,消除中外文化差异
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智慧、贡献,应尊重和维护文明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儒家思想中“和而不同”的价值观、“推己及人”的伦理观、“协和万邦”的治理观,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中华文明传承延续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各民族和谐共存、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有益启示。这说明(     
①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普遍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②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能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③我国履行大国责任,引领沿线国家文化的发展方向
④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世界充满生机与活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14更新 | 41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联考政治试题
3 . 2023年10月18日上午,彭丽媛邀请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外方领导人夫人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工艺美术馆中央大厅内,“中华福树”、剪纸、风筝、宫灯相映成辉,意趣盎然;行云流水的古琴演奏、华丽婉转的昆曲唱腔、独具神韵的京剧表演让人流连忘返……本次活动让来宾们充分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这一做法(     
①彰显了文化有个性也有共性,增强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能够促进文明的互鉴,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
④加强了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对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徐悲鸿的绘画巨作《田横五百士》和《愚公移山》代表了时代的精神,描绘出中国人民为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斗争的决心。在美国展出期间,许多美国观众为之震撼。这表明(     
A.要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
B.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可以取代世界文化
C.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和交流会对民族文化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D.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2024-01-1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一座老建筑见证一段历史变迁,反映一方民俗风情。截至目前,广西已正式公布36片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和668处历史建筑,其中广西北海“珠海路—沙脊街—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已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广西推动历史建筑保护旨在(     

①融合不同资源,实现文化多样                    

②赓续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

③突出地方特色,发展文化产业                    

④提升城市魅力,彰显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8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第一篇章文艺表演《国风雅韵》以“宋韵文化”为基础,使观众既能感知蕴含其中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也可以看到“山水入诗画”“烟雨染江南”等独具韵味的画面。下篇中“水”则寓意着中国和亚洲各国山水相依,携手同行。可见(     
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发展
②文化的精神力量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③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互鉴互融
④彰显民族精神是文化创新的立足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已创建110周年,世纪的变迁,见证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折射出中国现代考古事业的历程,更记录着新中国不负时代,奋勇前行的步伐,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坚定文化自信,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又要认同外来文化
②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其他文化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
③积极作为,发挥博物馆在文化传播、文明传承方面的优势
④利用好数字技术等新科技手段,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1-0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把“床前明月光”翻译成“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将月光和思乡之情暗喻为水,让西方人体会到中国唐诗的精妙.同时,他把雨果.司汤达等西方作家的著作翻译成中文,也让中国读者感受到了欧洲社会的风貌,影响了一批中国作家的创作。这说明(     
①民族平等是推动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③文化交流增进国家间文化认同
④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发展和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正是文明的多样性使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世界也因文明的多姿多彩而生机勃勃、绚烂多彩。这表明(     
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②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文明,我们要向优秀的民族学习
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
④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2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泗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外来文化是相对于本土文化、民族文化而言的,它是指其他民族、国家和地域的文化。外来文化是一个泛指的、总体性概念,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需要、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但是这种接纳并不是生搬硬套,全盘吸收,而是要坚持“主体性、有用性、发展性、整合性”的四项基本原则,以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性和先进性。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说照抄照搬外来文化是没有出路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