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盲盒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消费新选择,而泡泡玛特是国内最火的盲盒品牌。通过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IP形象玩具,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该品牌已打入21个国家和地区,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粉丝喜好,提供差异化的产品组合,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佐证了(     
①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需要在立足国情基础上交流互鉴
②商业贸易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③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文化创新,民族文化才有生命力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促进民族文化走向融合的必然选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2-04更新 | 820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 . 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中国接受了来自世界多个友好国家的物资捐助。其中,日本在捐赠给武汉的物资上印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字样,一时间在微博、朋友圈刷屏。这句话曾绣于日本长屋亲王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鉴真大师被此打动,因此决心东渡弘法。由此可见(     
①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并无差异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认同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提
④不同民族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1-10-19更新 | 805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3 . 新冠肺炎疫情在春节期间爆发,打乱了人们走亲访友的生活节奏。一些“土味”宣传标语“话糙理不糙”,成为网络爆款,一些用快板、莲花落等民间曲艺形式创作的抗疫作品,更是受到群众欢迎,在宣传防疫知识、增强抗疫信心方面功不可没。这启示我们(     
①扎根文化创新的源泉,回应社会实践的需求
②增强文化创造的活力,创新文化的表达方式
③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
④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立足群众的精神需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24更新 | 186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文)
4 . 微信营销是伴随着微信的火热而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越来越多的商家以及个人选择在微信端进行营销。材料表明(     
①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网络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②④B.①④C.①③D.②③
2021-08-14更新 | 101次组卷 | 36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政治
5 . 我国太极拳目前传播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者有4亿多人,被公认为21世纪人类最佳健身运动方式。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太极拳申遗成功(     
①表明太极拳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有利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③有利于增强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④赋予太极拳文化新的内涵,推动太极拳的发扬光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1-07-2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6 . 2020年8月,“数字故宫”小程序正式上线。600年的紫禁城在科技助力中穿越时光,小程序将古老文明带向未来。“数字故宫”满足了用户游故宫、逛建筑、赏文物、看展览等需求,是加强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利用的生动实践。“数字故宫”小程序正式上线(     
①标志着故宫博物院在新文创、新技术领域迈出重要步伐
②体现了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是用更多数字化传播形式传承、弘扬中华文明
④表明数字科技让传统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创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2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7 .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热潮,一浪接一浪。近年来,华韵尚德在德国购买电视时段播出中国节目、凤凰传媒创中国出版业最大跨国并购案、四达时代影视译制基地落户非洲……多家民营文化企业把生意做到海外,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外传播了鲜活、真实的中国文化。这表明(       
①文化以物质为载体,中华文化的内涵得到丰富
②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是实现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能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7-23更新 | 90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政治

8 .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老曾接受采访时公开反对浪费粮食,他表示,中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科研投入大,水稻产量每亩提高10斤、5斤都很难,应该杜绝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但受到讲排场、爱面子等不科学、不文明消费习俗的影响,我国餐饮浪费问题一直存在;一些媒体引进国外的“大胃王吃播”节目,误导消费,也加剧了国内“舌尖上的浪费”。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抵制“舌尖上的浪费”。
2021-07-18更新 | 90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9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体育图标设计以汉字为灵感来源,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将冬季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彰显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理念和愿景,又一次为奥林匹克运动贡献了“中国文化符号”。冬奥会、冬残奥会体育图标的设计(     
①根源于汉字和设计者的灵感       ②根基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③有中华文化的独特印记,又有冬奥会文化的传承   ④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转化为世界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9-20高二上·福建·阶段练习
10 . 芭蕾之于中国是舶来品。中央芭蕾舞团不断吸纳各种流派的芭蕾特色,并从悠久璀璨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元素。注入芭蕾这一外来艺术中,形成中国芭蕾自己的特色。《红色娘子军》《过年》《鹤魂》等优秀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张靓丽名片”。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②在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③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统一必须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④文艺工作者要积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扬中华优秀文化、彰显中国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