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习近平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人之相交,贵在知心。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下列对这一讲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化统一才有国家的统一
B.尊重文化多样性,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C.统一的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用文化来铸造中华民族的灵魂,推动祖国统一大业
2 . 好评如潮的原创花鼓戏《茶树岭》,反映了新农村生活的变化,展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通俗易懂,语言风趣,还采用了地方曲艺中的“渔鼓”“碟子”“莲湘”等民间文艺形式。该节目的成功在于(  )
A.发挥了大众传媒文化创造、共享的功能
B.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实现内容和形式创新
C.立足社会实践融汇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质
D.借助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文化传播发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日报》2019年3月22日的“人民观察”栏目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我们党践行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从而推动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

习近平同志指出:“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一同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本源。”习近平同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大命题,文化自信基于文化底蕴和文化胸怀,激发出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推动新时代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包括物质生活需要,也包括精神生活需要。文化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是提升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品质的支撑。


(1)文化多样性的深入发展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党推动文化多样性深入发展的合理性。
(3)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一些人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结果出现了一部分脱离现实、过于娱乐化的文化作品。在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没有这样的东西可能是不正常的,但如果娱乐消费成了文化的主流,那么我们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形象是无法很好地建立起来的。文化的健康发展与全社会参与密不可分,对此你的建议是?
2019-04-24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内蒙古包头市2019届高三二模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4 . “要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城市和人一样,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其诞生至今,城市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融合。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将此转化为一条条老街道、一座座名胜古迹,还有民间手艺、历史人物等,这些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肌体里。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精神,文物、建筑是承载这种气质和精神的物质载体;如果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的风采、特色和精气神也将因此黯淡。如何才能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学者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尊重历史,尊重先人的智慧,尊重先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运用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为何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5 . “欢乐春节”活动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国家级品牌。截至2018年,这项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并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大自然的”、“家庭的”和“世界的”节日。这一影响得益于
①中华文化对于其他文化的“强势”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优势”
③各国加强文化价值渗透的“形势”     ④国际文化交流融合的“趋势”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19-03-15更新 | 670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近年来,河北省衡水市将当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衡水内画引入校园,开设校本课程,并成立“内画工艺坊”兴趣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非遗”文化进课堂
①表明了任何精神产品都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③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其全面发展
④体现了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面临“弯道超车”的新趋势新机遇,我们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激发全民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凝聚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当今时代需要弘扬中国精神,因为它
①是发展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③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特征和价值追求
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8 . 善于沟通的人,绝不是言辞犀利、雄辩滔滔之人,而是能耐心倾听、换位思考、善于发现并赞叹他人优点的人。倾听对方的任何一种意见或议论就是尊重,因为
①倾听者对表达者的态度是反观自身涵养的有效手段
②表达者通过倾听者的态度能获得关于自身价值感的信息
③沟通双方的生活背景和主观感受的差异导致了彼此的分歧
④沟通双方可以分享彼此的想法,进而消除误会以增进了解
A.①②B. ②③C. ①④ D.③④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继《百家讲坛》《见字如面》《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我在故宫修文物》之后,2017年新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大型演播室季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民族,各个行业,各个年龄,各个职业的一百余位诗词达人比赛对抗,带领全国电视观众,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词大会以攻擂比赛为形式,选手、学者嘉宾、主持人之间频繁互动,全程运用移动端推动节目多屏传播,实现节目播出时电视观众利用手机与场上观众同步答题,观众也可在网络互动社区讨论诗词,表达观点,增加节目的参与感。多媒体互动为全国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全民诗词文化盛宴”,收看诗词大会节目也成为了今春最流行的文化活动。


经典文化借助现代媒介才能够成为流行文化,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
2018-11-1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通过法律和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

材料二: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全景展示了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生长流变的历程,揭示了茶文化对世人精神世界的深远影响,播出后获得普遍赞誉。

该片秉持“中国视角,国际表达”的创作理念,通过中国的一片小小茶叶,将整个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不论是云南景迈山上四年一次的茶祖节大祭,还是从浙江径山寺寻得宋茶精髓的日本茶道,还是自成一格的英国下午茶……茶在世界各地均形成了以当地文化为根基的“茶文化”。该片在带给观众有益的茶文化知识和启发的同时,也促进了各国茶文化的传播,世界各地的人们也分享了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该片立足新时期文化发展要求,精心选取了60位“茶人茶事”,展示与茶相关的历史风云、人生追求。北京人刘驰前往格鲁吉亚寻访曾祖刘峻周种茶做茶的印迹,折射出中国茶光耀异国的历史;张天福老人不仅在半个多世纪前发明中国首台木质手推糅茶机、创办福建第一所茶叶科研所,在他身上做茶和做人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大学生曾亿馨迷恋上传统的茶道表演“龙行十八式”,终日苦练,为的是实现弘扬茶文化的梦想……片中的每一位茶人,都因茶而具有了不同精神世界,彰显了人性的朴素、高贵和美丽,给予观众“润物细无声”的感动和洗礼。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简述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纪录片是如何发挥文化传播功能促进茶文化发展的。
2018-11-1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