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5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均引用了“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他说,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由此可见,中国支持(     
A.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B.各国文明互相冲突
C.不同文明互相威胁
D.世界文化走向统一
2 . 近年来,全球品牌应用“中国元素”之风愈演愈烈。路易威登、香奈儿等许多品牌设计师频频在织锦刺绣、写意泼墨、云龙图腾、青花瓷等中国文化元素中需求灵感,各种典型的中国人物或动物形象如花木兰、功夫熊猫,被运用到好莱坞电影中……这给我国企业品牌设计的文化启示是(        
①大量吸纳他国文化元素,消除我国与他国的文化差异
②尊重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调适企业品牌设计审美取向
③理解、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加以创新应用
④强化文化交流,以他国文化元素为品牌设计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03-18更新 | 513次组卷 | 48卷引用:内蒙古阿荣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3 . 2022年9月,南宁市某小学国粹有传承,文化有自信,民族有力量——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启动。学校精心设计建设中医药社团活动文化角及文化楼廊,将中医药文化与学校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开展中医药文化课程跨学科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以上活动的依据是(     
A.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
B.中医药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教育具有传递优秀文化的功能
D.教育是文化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4 .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12-22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六尺巷》取材于桐城六尺巷典故,是一首展示互敬礼让、和谐包容文化内涵的民族调式歌曲,在传统戏曲的基础上大胆吸收了RNB(节奏布鲁斯或作节奏蓝调,又称节奏怨曲。融合了爵士乐、电子音乐和布鲁斯音乐的音乐类型)、说唱等国外流行音乐元素,曲调优美,经在春晚演唱,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这主要表明(     
①创新能够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③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强大功能,是当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2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英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近代中国,作为人口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人口暴涨,加上清末兵荒战乱以及连年饥荒,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形成最著名的三股移民浪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人口迁徙(       
①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对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③促进了不同区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
④使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化在碰撞中发展,有利于塑造包容性的文化心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爆竹声声,烟花绚丽……这是中国人的春节。而从2022年起,中国农历新年也将成为巴拿马的全国性节日。不只在巴拿马,春节正逐渐成为带有浓重中国风味的世界性节日,据不完全统计,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将中国的春节定为整体或是部分辖区的法定节假日。中国春节日趋走向国际化反映出(       
①中国春节已成为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主要窗口
②世界文化在发展中趋向统一
③“中国年”正被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认同
④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2022年3月,我国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古代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古船,在上海正式开始打捞。该古船是一艘清同治年间的贸易商船,其中载有景德镇窑瓷器等精美文物。在船体及周围还出土了紫砂器,越南产水烟罐、木质水桶残件,桅杆等大量文物。中国水下考古的重大发现(       
①佐证了商业贸易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说明文化交流主要通过商品的交换交流实现
③说明不同民族有相同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④有利于研究历史上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状况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9 . 驱鬼节是藏族的节日,在每年的藏历12月29日举行。在这一天,人们会吃“古突”(一种面疙瘩)。制作“古突”时,人们会包入羊毛,木炭,辣椒,盐巴等。这些东西各具象征意义,比如木炭象征心黑,如果小孩在“古突”中吃到木炭,家长会提醒孩子待人要友善,不能伤害别人。这一节日(       
①是藏族家风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②蕴含着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③让我们领略到世界各国文化的独特韵味
④规定着藏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10 . 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部分中国信教游客到印度的蓝毗尼园、鹿野苑等佛陀圣地,感受佛教经典的文化魅力。同时,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等中国佛教圣地也越来越受到印度游客的喜欢。中印两国之间佛教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佛教文化(     
①能在取长补短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既有共通的精神内涵又各具特色
③能够满足信教群众的精神需要
④能够通过人口迁徙的方式实现互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9-25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