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文学是联通世界、文明互鉴的重要桥梁。2021年9月,全球出版机构依托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齐聚一堂。其中,我国共达成版权输出、引进意向和协议7321项,取得丰硕成果。本届国际图书博览会(     
①为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搭建了平台
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了文化生产力
③为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创造了条件
④为增强中华文化价值提供了载体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04-06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2届高考第三次(3月)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2 . 在央视虎年春晚舞台上,舞蹈《只此青绿》一经登台就圈粉无数。通过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将名画《千里江山图》里面的意境进行还原,在技术创新的空间维度里,绽放出古典美学绮丽之花,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传统舞蹈的力与美。这表明(   
①大众传媒能够超越时空的局限,促进文化传播
②借助现代科技能让人们直观的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③科技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创新
④央视春晚可以集中展示中华文化的磅礴伟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 . 电影一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如今,大量中国优秀电影作品开始走出国门,不仅在海外收获了喜人的票房成绩,也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当代主流价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走出去”要讲真实的中国故事,同时也要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这体现了中华文化“走出去”要(     
①打造出大量真正体现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化精品
②提高文化素养,借助文化渗透,推行自己的价值观
③保持中华文化的先进性,学习和借鉴国外有益成果
④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积极寻找中外文化的共鸣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4 . 梁启超在其文化建设构想中指出;“要尊重爱护本国文化,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向的方法去研究他、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和中华文化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文化既能服务中国,又能造福世界,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说明(     
①要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坚定文化自信
②发展文化应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同步同频
④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24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A)
5 .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充分证明行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     
A.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B.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C.把古今中外各种优质货源有机融通
D.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6 . 2021年12月1日,余姚施岙遗址古稻田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是迄今为止发现面积最大、最重要的良渚文化古稻田,起源年代可能距今6500年以上。该发现证明了稻作农业是河姆渡文化到良渚文化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深化了人们对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程的认识。这表明(     
①古稻田文化标志着中华文明进入文明时代
②该遗址对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实践中发展文化
④稻作农业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泉州古称“刺桐",宋元时期,各国商人旅行家和传教者经由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泉州,“市井十洲人”共同促成了这座东方大港的繁荣,由此产生并留存了一系列文化遗产。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果就此开展征文活动,下列主题中恰当的是(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②人类共同的财富,申遗成功责任大于喜悦
③特有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④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2-03-15更新 | 254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2021年7月,在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审议,成功列人(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泉州申遗(   
①旨在恢复传统文化,增加文化的积累
②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有利于展示历史文化成就,坚定文化自信
④有利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高度最终要看作品,衡量一名文艺工作者的艺术成就最终也要看作品。任何作品如果缺乏思想,只在技术上考究、形式上装点,无论多么精致,多么赚取点击率,终究是一具空壳。这对文艺工作者的启示有(     
①秉持艺术理想、胸怀家国天下,用文艺温润心灵、启迪心智
②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融入时代发展,发挥文化传媒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倾情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流价值追求发出时代先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一字一图画,一语一境界。”中文优美、简约、深邃、博大,书写并传承了中华文化。中文是联合国指定的六种国际官方语言文字之一,联合国设定每年4月20日为“中文日”,取典于仓颉在“谷雨”时节造字的传说。材料表明(     
①设立“中文日”搭建了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
②设立“中文日”有助于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③语言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和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④汉字承载着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