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2022年12月9日,习近平在首届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指出,中阿文明相互欣赏,书写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我们从彼此古老文明中汲取智慧,共同弘扬“重和平、尚和谐、讲信义、求真知”的文明真谛。我们在“文明冲突”的鼓噪中守正不移,共同倡导文明对话,反对文明歧视,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由此可见(  )
①优秀传统文化对中阿友好合作具有积极影响
②中阿文化在平等基础上交流交融、共同进步
③文化相知相交是中阿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基础
④包容互鉴的价值取向使中阿文化得到彼此认同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 .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29个民族都过端午节,但民族风俗各异。苗族举行龙舟竞渡、跑马、斗牛、踩鼓和“游方”等活动;布依族有打“格螺”的习俗;纳西族家家吃糖枣糯米饭,喝雄黄酒,长辈小孩子绕扎“续命线”;藏族的主要活动是抢水、采花和祝福;彝族有采摘杨梅、对歌和跳芦笙舞等娱乐活动。材料表明(        
①各民族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根植于文化的多样性
②各民族文化共同铸就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连续性
③各民族文化既有共性特征,也存在着特定的差异
④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充满活力与生机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023-02-12更新 | 71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政治试题
3 . 在北京各大博物馆展位印章打卡,看一场惟妙惟肖的皮影戏,购买实用有内涵的文博文煲创产品……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公众开放日期间,位于首钢园会场2号馆的文博文创展区推出多项弘扬传统文化的互动体验活动,展出近千件文创产品,公众不仅能够欣赏到集文化性、创新性、艺术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身的文博文创产品,还能一站式购买心仪的文创产品,深受人们欢迎。弘扬传统文化的文创能受到人们欢迎是基于(     
①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成果黄
②它们能满足人民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丸法
③这些文创产品敢于摒弃传统,与时俱进
④观众对传统文化所涵养的正确价值观的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09更新 | 189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政治试题
4 . 2022年9月,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通过线上形式让观众感受中外文化风采。精品展览方面,《凹·凸——“一带一路”国际青年版画交流展》共展出来自中国、阿根廷、埃及等60个国家和地区青年版画家的260余幅作品,展现“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展示当代世界版画创作的艺术走向。“中外文化展示周”活动的举办(       
①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能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②推进了民族文化交流,能加强各民族对不同文化的认同
③保持了开放的心态,有利于推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
④发挥了科技的作用,有助于推动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习近平同志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入开展“五史”学习教育,有利于(     
①坚定历史自信,抵御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②增强历史主动,坚定理想信念和民族认同
③传承红色基因,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④赓续红色血脉,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02更新 | 658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芜湖中华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6 . 2022年是中荷建交50周年。旅荷华人艺术家李晓峰以自己的作品作为载体,在荷兰不断推广中国文化,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悠久历史、特色民俗等。同时,李晓峰不断尝试跨界,参与园林设计、文创设计等多个领域的创作工作,其作品既有浓厚的东方风味,又体现了荷兰文化的特点,深受荷兰民众喜爱。这表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创新与传播的前提
③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能够更好地彰显文化的价值
④认同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语出《三国志》,意思是说,佳肴美馔,在于能够调和各种不同食材的味道。几千年来,“和”文化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来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这说明(     
①和羹以各种食材的差异为前提,文明有差异才能和谐共存
②合异产生了各种佳肴的美味,文明应通过融合消除文化多样
③和羹之美需要各种食材充分融合,文明应在交流中超越文明隔阂
④和羹的共性寓于各食材的个性之中,文明应以互鉴实现相互取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这体现了(     
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全世界人民所喜欢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征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性转化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1000年前,意大利翁布里亚人利用山地丘陵地貌,开创了橄榄梯田耕作系统;700年前,北非沙漠中的游牧民族将独特的水资源管理方法与沙漠知识相结合,形成了绿洲农业系统……今天,各国都在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一步挖掘其价值。这表明(       
①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文化多样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③农业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④每一种文化都扎根于本民族本国家的土壤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11更新 | 6480次组卷 | 36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为此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这说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     
①丰富各民族文化的内容
②消除各民族间文化的差异
③更好地发挥文化的纽带作用,促进民族间的和睦
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