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2022年7月18 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青田县开幕,主题为“保护共同农业遗产,促进全面乡村振兴”。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基于(     
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需要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承人类文明
③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保护共同农业遗产有利于促进全面乡村振兴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2022年7月28日,“上合之夏”在青岛启动。这是我国文旅部、上合组织秘书处、山东省政府等联合为上合组织各国青年搭建的文化交流平台,也是一场聚焦激发各国青年创新活力、探索交流互鉴新途径的夏日盛会。这有利于(     
①吸收外来文化,实现各国文化交融趋同
②开展文化交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③弘扬中华文化,感悟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促进文化创新,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3 . 11月6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部级高级别会议通过《武汉宣言》,该宣言提出12项行动,呼吁各方以实际行动,促进各类湿地的保护、修复、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续利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自然生态系统。正如人体中的肾脏有调节身体水分循环、新陈代谢的作用一样,湿地可以调节水分平衡、通过水分循环来改善局部气候和空气质量。但因人类的不合理围垦、过度开发生物资源及严重的水污染已经远远地超出其净化能力,“地球之肾”岌岌可危。这告诉我们(     
①人体肾脏和“地球之肾”有同一性
②人类必须无条件尊重自然界固有的规律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④人类的实践活动最终会让自身自食恶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武汉宣言》是面向未来的行动纲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湿地保护的经验,以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宣言里得到充分体现。宣言倡导的各国共同行动保护湿地,也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体现。这说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解决世界发展的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了《宣言》的制定
③中华文化从过去到未来都有着独特魅力,得到了各方的认同
④我们应坚定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并推动其走向世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四川熊猫和青神竹编组“CP”亮相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向全球观众展示中国的青神竹编文化,让竹艺之花灿漫在世界各处。青神竹编是流传在眉山市青神县的一种古老民间工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竹编史上的奇迹,艺术中的艺术”。材料说明(       
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差异而丰富
②文化越具有民族性则越具有世界性
③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传播的前提
④艺术品的创作要坚持国际创作导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16更新 | 1545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2022年10月,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航天员萨曼萨.克里斯托福雷蒂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组太空摄影作品,并配上了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著《兰亭集序》中一句描绘宇宙景观的古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此举引发国内外网友热议。这表明(     
A.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要坚持中华文化立场B.民族文化不仅属于本民族也属于整个世界
C.推动文化走出去要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12-11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2022年7月,武汉大学和敦煌研究院主办“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了敦煌石窟考古的丰硕成果和重大学术价值。展览期间,主办方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平台,提供丰富的线上服务。1∶1实景洞窟三维模型的构建,将远在大漠中的千年瑰宝展现在世人面前;数字敦煌上线,全球网民只要轻叩鼠标,就可以浏览超高清壁画图像……举办该活动有利于(     
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促进不同文化相互借鉴,推动人类文明趋同融合
③复原当时社会生活的历史原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④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增强国际影响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二十四届冬奥会开幕式当天恰逢“立春”,时间的巧合象征着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冰雪奇缘。开幕式倒计时表演在中国传统历法的时光轮转中开篇,冰立方碎裂、幻化为冰雪五环,用“破冰”寓意打破隔阂、互相走近,身着虎头图案服饰的孩子们与虎年春节相呼应。“中国风”贯穿始终的开幕式体现了(       
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②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见证了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③中华文明丰富的形式表现、智慧的内涵表达和多彩的风格展示
④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22年7月9日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创建110周年。国博的世纪变迁,见证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折射出中国现代考古事业的历程,更记录着新中国不负时代奋勇前行的步伐。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新时代,广大文博工作者要(       

①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其他文化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
②坚定文化自信: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又要认同外来文化
③利用好数字技术等新科技手段,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④积极作为,发挥博物馆在文化传播、文明传承方面的优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13更新 | 54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3届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二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政治试题

9 . 2022年9月27日,中国联合国协会(联协)举办线上国际研讨会,主题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世界”。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王超在开幕词中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相互交织,某些国家的个别政客从狭隘的选举政治和地缘政治需要出发,炮制和鼓吹“文明冲突”“种族较量”,给国际社会带来“负能量”,极具破坏性和危险性。

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今天,如何有效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在文化交流互鉴中维护文化安全。
10 . 中式英语词汇“addoil(加油)”被英国《牛津英语词典》收录,此前,《牛津英语词典》先后收录了“kungfu(功夫)”“guanxi(关系)”等中国特有的一些词汇。当“addoil”进入《牛津英语词典》时,“拓扑”“博客”等舶来词也让中文变得丰富多样。这说明(     
①不同文化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③中英文化在互鉴中趋同,在趋同中走向共同繁荣
④文化交流是文化多样性的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