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这说明(     
①民主要反映全体公民的意愿和呼声
②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
③不同制度下的民主的实质都是一样的
④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 . 近年来,珠海市通过建设村(居)民议事厅和线上议事平台,制定议事制度,完善议事规则,规范议事流程等举措推进社区议事协商工作;通过落实社区重大决策“四议(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制度提升基层工作水平。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创新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可以有效提升基层社会的治理水平
②完善议事规则等举措能够推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③推进决议和实施结果公开,有利于减少基层事务管理中以权谋私
④落实社区重大决策制度,能保障村民在基层管理充分行使决策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26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3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参与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近年来,某市人大以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为契机,以立法征询探索民意最大公约数,以联督联促提升政府工作效能,以代表之约践行“两在两同”,民意“直通车”在城乡穿梭、群众为政府工作实绩“打分”、人大代表全方位参与社会治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市人大践行“全过程民主”的依据?
2022-07-26更新 | 16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盐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入新时代,全国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充分发挥立法主导作用,开辟出一条完善法律体系的“小快灵”全新路径,将人大制度优势转为国家治理优势。

20214月反食品浪费法通过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又推动了多部“小快灵”立法。20216月,反外国制裁法通过实施;2022621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进入二审;2022624日,黑土地保护法通过,并于81日起施行。

在这些“小快灵”法律制定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走访相关单位,到基层立法联系点听取意见;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收集到的民声民意民智予以认真研究、积极采纳……全国人大常委会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相关立法“全过程”。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怎样将人大制度优势转为国家治理优势的。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时就明确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精髓就在一个“全”字,一是民主的主体要“全”,必须将“全体人民”都纳入民主过程,要特别注重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弱势群体、边缘群体参与渠道的问题;二是参与的内容要“全”,人民尽可能参与国家政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公共事务,大到国家的立法,小到邻里之间的鸡毛蒜皮,都可以通过民主的方式来加以解决;三是覆盖的范围要“全”,要构建环节完整的民主体系,实现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要求,从立法、行政到社会生活,从中央、地方到基层,都要建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民主制度;四是民主的流程要“全”,既要重视民主选举,也是重视选举后的治理,要形成民主程序上的闭环,不能像西方式民主那样“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正是在有效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制度安排下,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知识,说明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和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列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健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本级人大代表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和表达渠道,支持和保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极大地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以城乡村(居)民自治为核心,基层直接民主深入发展,人民群众通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等,广泛、直接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我国是如何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民主,人类社会发展重要成果之一,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展现不同的形式。“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理念,是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全过程参与,渗透在人民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要义在于,要让人民群众亲身参与到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过程中,切实保障其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管理的当家作主权利。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决定》,把“坚持全过程民主”写入国家法律;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写进《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

有专家认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民主含金量高、深受中国人民欢迎的真正的民主,是一定能实现的民主。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知识,说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定能实现的。
8 .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精髓就在一个“全”字。
◆参与主体“全”,参与的人多了,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才能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
◆参与的内容“全”,大到国家立法,小到邻里之间的鸡毛蒜皮,都可以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参与、来解决。
◆参与的流程“全”,仅投一张选票不叫民主,仅仅提一两条意见也不叫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和监督,一个环节都不能少。
从“全”字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我国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参与主体“全”说明我国民主具有全民性,能汇聚更多人的智慧谋发展
③参与内容“全”体现我国民主是最有效的,人民能够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④参与流程“全”体现我国民主是最真实的,是实质民主与程序民主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10更新 | 1312次组卷 | 19卷引用:高三政治开学摸底考试卷(江苏卷)02
9 . 中国实行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的统一,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体现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为丰富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的民主实践表明(     
①人民有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②我国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③我国民主是最真实、最广泛、最管用的民主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饮茶议事”成为小镇居民的传统。以茶为媒,化解民忧。临涣镇利用茶馆这一有效载体,大胆探索自治、德治、法治有机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深入推进基层民主实践。茶馆里设有调解室,在“调解达人”的斡旋下,一壶茶的功夫可避免一场官司,几块钱的成本就能化解邻里纠纷。近年来,临涣镇各类茶馆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15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5%。“饮茶议事” (     
①拓宽协商渠道,夯实居民自治基础
②创新组织架构,加强基层自治建设
③融合治理方式,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④丰富实践形式,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