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生活(人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下图是一个德国人阐释的中国人与德国人对时间概念的理解,这背后体现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交融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④不同的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造成了文化差异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 . 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曾经说过:“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材料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
②文化的差异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反映
③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④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节少不了唱圣诞歌,送圣诞卡,迎圣诞老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②文化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③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④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10-29更新 | 49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县综合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4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汉代统治者以此诗教化天下夫妇遵守封建道德规范以维护社会秩序。汉之后它有时也被看作情诗。今天我们将其理解为爱情中青年男女平等尊重的恋歌。对《关雎》的不同理解(       
①构成了不同时代各自独立意义的系统                 
②体现社会制度与其主导的价值观的根本一致
③表明艺术和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直接对应关系       
④反映了不同社会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19更新 | 14557次组卷 | 57卷引用: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代著名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作者触景生情,吟诵诗歌是文化活动
②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一种文化现象
③吟诗作赋是诗人为了表现文化素养的高低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18-10-16更新 | 14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2017年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先辈的旗帜”,旨在帮助中小学生理解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教育引导学生结合实践传承好.弘扬好长征精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中,做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由此可见
①长征精神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长征精神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长征精神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④长征精神根源于先进文化,指引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10高二下·安徽马鞍山·期中
7 . “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B.政治是基础,经济和文化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政治搞好了,文化也就搞好了
2019-08-26更新 | 324次组卷 | 3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开发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13-14高二下·江西南昌·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作家在谈及“文化是什么”的话题时描述道:“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上述描述说明( )
A.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B.文化素养是教育培养出来的
C.文化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
D.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
9 . 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下列说法对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B.经济和政治是由劳动者创造的,文化是由知识分子创造的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政治由文化、经济所决定,又给予文化和经济以重大影响
10 . 2020年6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对习总书记的这一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律文化的创新立足于汲取各种有益的文化成果
②新时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决定了民法典的制定
③民法典编纂是一个对传统法律文化先继承后发展的过程
④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具有包容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8-24更新 | 452次组卷 | 25卷引用:吉林省延边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