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生活(人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诗经·小雅》有云:“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寝床弄璋,寝地弄瓦”这种“重男轻女”意识本是封建社会的思想,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直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①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③文化可以完全脱离经济而存在
④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1-18更新 | 240次组卷 | 3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2 . 在某市举办的全民生活垃圾分类活动启动仪式上,现场播放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动画片》,可爱的卡通人物传播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现场观众被有趣的画面吸引了。由孩子们带来的创意节目秀把生活垃圾分类场景一一还原,朗朗上口的宣传口号让大家情不自禁地跟着吟唱。上述活动的开展是基于(       
①正确的行为选择往往会受到良好文化环境的影响
②大众传媒通过文化传递、共享功能实现文化传播
③创意文化节目能引领时代文明风尚,催生社会变革
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自觉行动的需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6-28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0届高三6月联考(三诊)文综政治试题(江津中学、实验中学等)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扶贫是将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一种扶贫工作模式。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塘村地处石漠化地区,县里引导贫困群众发展林草产业,既能“锁”水土,又能鼓口袋,该村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19.56%下降至1.48%;河南省淅川县横沟村作为国家森林乡村,村里成立合作社,村民入股分红,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家森林宾馆、乡村超市、林果采摘园;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组建182个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推进30万亩生态修复治理,带动6万人参与,3万多个生态护林员年稳定收入9600元。目前全国新组建了2.1万个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吸纳120万贫困人口参与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生态扶贫带动300万贫困人口脱贫。

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吃上了“生态饭”,获得了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切实利益,同时也对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进行了重新认知。古村落建筑、田园风光等物质文化得到重建,乡贤文化、传统道德等非物质文化得到唤醒,和谐文明的乡风民风逐渐兴起。


(1)实践充分证明,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的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贫困群众对乡村文化价值重新认知的原因及其意义。
(3)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请列举两个我国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具体工程。
2020-06-22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0届高三6月联考(三诊)文综政治试题(江津中学、实验中学等)
4 . 川渝一带的人习惯性地称呼自己的父亲为“老汉儿”。在外地人看来,“老汉儿”是形容人老的意思。但其实“老汉儿”一词是带有褒义色彩的。重庆山多地少,原来的重庆人干活需要跋山涉水、肩挑背扛,男性自然承担起了家里最繁重的活,经历风吹日晒,人便显得有点苍老。“老汉儿”这个词生动地刻画出勤劳能干、质朴善良的父亲形象且寓意深刻,至今仍被沿用,由此可见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②特定自然环境创造出川渝文化
③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④文化现象普遍存在于一切领域之中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19-07-23更新 | 103次组卷 | 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一:从古至今,通商先得通话。语言是沟通的载体,语言先行,才能打破藩篱,让文化直抵人心。丝绸之路璀璨的历史,无数次印证了这一点。从14世纪开始,就有外国汉语研究者,编纂了很多对外汉语教材,培养了一批会说汉语、理解中华文化的友好人士。在他们的助推下,古丝绸之路商贸兴盛繁荣,人文交流源源不竭,绘就了一幅恢宏壮美的丝路画卷。而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学习汉语正在成为一股热潮。汉语成为助推“一带一路”倡议的催化剂,成为加快丝路列车前行的润滑剂,更是联通丝路沿线民众心灵的文化桥。“海行靠舟,陆运需车”,语言看似最“软”,却是思想之舟舆,不仅“达意”,还能“表情”,可以“通事”,更能“通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汉语既是丝路列车前行的润滑剂,又是联通丝路沿线民众心灵的文化桥。
材料二:北冰洋冷饮雪糕实现“一小时达”,五芳斋万种定制粽任君选择,百雀羚新媒体广告圈粉“90后”……乘着互联网的东风,目前全国有超过半数的中华老字号上线网店。老品牌,新姿态,老字号们正敞开怀抱迎接新零售时代。
老字号承载了厚重的生活与文化记忆,常被视为城市的精神地标,但也曾艰难度日,甚至抱憾终结。如今,人们喜欢老字号,不仅因其历史悠久,手艺精湛,也在于它们能跟时代接轨、与需求合拍。
近来,老店“广州酒家”挂牌上市,上海计划将经营不善的老字号放进“品牌池”、招募更合适的经营者……老字号不再死守“酒香不怕巷子深”,大胆走出舒适区,争当下、赢未来。
市场不相信眼泪,“倚老卖老”没有出路。只有善用互联网思维激活老字号的商业基因,巧用市场力量壮大老字号的发展实力,才能打造“不老传说”,相信未来将有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华老字号能赢得未来的原因。
材料三:央视播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火了。这档耗时两年制作的诚意之作,号召九大最具分量的国家级博物馆(院),每家甄选出3件镇馆之宝亮相。每件国宝都有一个“保护人”,由明星演员演绎国宝的前世故事。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座守护中华文明的基因宝库。《国家宝藏》从博物馆“文物”入手破题文化综艺,以一种全新的原创模式,即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国宝”文物“活起来”,让观众感受到“生命”的文化传奇。《国家宝藏》之所以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在于其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节目固有思路,采用了一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讲述方式,大量使用“自带流量”的当红明星,台词中还穿插了不少网络流行语,虽然不乏争议之声,但极大地吸引了大众的注意。与传统的文化科普节目不同,《国家宝藏》不是简单地介绍文物,而是引入了一系列与文物有关的人物,向观众表现了他们对文物的情感与思考,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这让节目更加打动人心。
《国家宝藏》成功的原因值得深思。文化传承,不能守旧僵化,更不能拒绝创新。只要选对了表现方式,在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同样可以传达传统文化之美,感悟传承文化的自豪。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国家宝藏》的成功对于树立人们的文化自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018-07-06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进一步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实现。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也是广大村民内心的向往和期盼。良好的乡风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和保障。“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动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将“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指标的原因。
2018-07-0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7 .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因为读书可以
A.获取前人智慧,是人生成功的捷径B.逃避尘世的喧嚣,获得心灵的宁静
C.脱离低级趣味,成为道德至善的完人D.丰富知识和精神世界,提高文化素养
8 . 新一届国家领导集体注意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这是基于
①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已十分强大的必然要求
②展示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③集中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的需要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4·山东日照·一模
9 .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罩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通过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
③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
④现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05-06更新 | 95次组卷 | 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10 . 截至38日晚,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票房已突破1.8亿,引发了全民观影热潮。电影全方位、多角度、全景式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军事等方方面面取得的成就,还展现了中国人民为这些成就所呈现出的拼搏精神、忘我精神、奋斗精神。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④文化形式的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保证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