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社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汉代统治者以此诗教化天下夫妇遵守封建道德规范以维护社会秩序。汉之后它有时也被看作情诗。今天我们将其理解为爱情中青年男女平等尊重的恋歌。对《关雎》的不同理解(       
①构成了不同时代各自独立意义的系统                 
②体现社会制度与其主导的价值观的根本一致
③表明艺术和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直接对应关系       
④反映了不同社会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19更新 | 14555次组卷 | 57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2022年第一届中小学教师解题大赛政治试题
2 .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人给航天器取名”。“探日”卫星叫“羲和”、火星车叫“祝融”、载人空间站叫“天宫”……“羲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象征中国对太阳探索的缘起与拓展;“祝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天宫”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寓意对未知天空的探索……中式很漫的航天器命名(     
①作为文化的核心支配着八类的太空探索活动
②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③集中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
④通过中国文化元素彰显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创办是当代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伟大转型进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创造了历史性的奇迹。特区之“特”,在于敢为人先。“摸着石头过河”并非易事。40年来,经济特区的建设者们秉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一心一意谋发展,主动放下“铁饭碗”、打破“大锅饭”,让市场说话、按规律办事,最终使经济特区成为资金积聚、人才云集、技术拔尖的“经济高地”。特区之“特”,在于思想解放。在改革开放的每个关键时期,经济特区皆领风气之先,与时俱进地创造新鲜经验,冲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至关重要的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今天中国在当今世界地位的确立,都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

材料二:深圳特区自创建以来,一直是改革的“试验田”、开放的“窗口”,承担着为改革开放先行探索的使命。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部署,2019年12月,深圳颁发《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行动方案(2019-2025年)》提出深圳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通过全面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熔铸新时代特区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等举措,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为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城市文明建设提供成功案例、丰富例证。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特区之“特”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的有关知识,阐释从创建深圳特区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合理性。
(3)深圳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具有重大意义。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2020-12-2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平邑一中2021年高三西校元旦竞赛政治试题
4 . 文化是人们         的产物。( )
A.生产劳动B.科学实验C.社会实践D.精神活动
2020-10-24更新 | 274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政治基础知识竞赛试题(三)
2020高三·全国·竞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文化是指(       
A.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精神产品
C.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纯粹“自然”的东西
2020-10-2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政治基础知识竞赛试题(一)
6 . 2020年不少景点开启“云游”模式,通过“实景直播+主播讲解+科普讲座+现场卖货”的形式,不仅让游客足不出户就能拥有“诗和远方”而且为当地博物馆文创产品提供了新的营销道。由此可见(       
A.大众传媒对文化的传播具有独特作用B.大众传媒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C.“云游”因其独特价值能取代实地旅游D.“云游”的成功在于对文化内容的创新
7 . 某镇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农业乡镇,大部分村落位置偏远、交通不便。针对这一问题,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招揽镇里各行各业多位能人,成立“薪满艺足”志愿服务队,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在为群众排优解难的过程中润泽人心,大力弘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德向善之风。由此可见,文化建设(       
①源于生活并引导社会实践发展               ②要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③要坚持以百花齐放为创作导向               ④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2019年5月举办。本届文博会以博览和交易为核心,全力打造中国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平台,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材料表明
A.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D.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020-04-2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高三第二次调研抽测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随着“喜马拉雅FM”、“分答”、“得到”等内容付费平台不断涌现,内容付费领域向更多更丰富的细分领域扩展,内容付费理念获得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和接受。目前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突破3亿,阅读产业市场规模已达120亿元。这表明:
A.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B.数字阅读有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阅读权益,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
C.人们对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的旺盛需求,拉动阅读产业不断增长
D.数字阅读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2018-05-09更新 | 3185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平邑一中2021年高三西校元旦竞赛政治试题
12-13高三·河南信阳·阶段练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0年,上海人陆士嬛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随时光穿梭,看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工厂中的机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构想了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城乡、火车轮船繁忙往返的现代化景象,描绘了“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以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愿景。
(1)用意识能动性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材料二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逐步实现这个目标”。
(2)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3)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更好履行文化职能,请给政府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2016-12-12更新 | 69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届河南省三门峡市“人保财险杯”高三综合能力竞赛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