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综合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一个社会,文化深及精神思维、价值理念、心理结构,因而内涵更加丰富、境界更加深邃、意蕴更加厚重,建立在先进文化上的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 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 标识。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了内在精神支撑和稳定信念支持,文 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必备条件。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不断提升文化自信,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1)文化自信为中国道路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2)走好中国道路,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说明应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3)结合材料,请就如何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提出两条建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文献《秦简》曾记录:“归妹曰:昔者恒我窃毋死之,奔月而支占。”这说明,嫦娥早在商代就已为世人所知。而嫦娥奔月故事见诸于文字,则可以向前推至夏代。
  2016年11月18曰,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凯旋!他们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生活了30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天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他们创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历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
材料二:“四泉,家中一切安好,勿念。这个月生活费已经邮出,细末(节约)点用,要发愤学习,切莫贪玩。”这是1982年,湖南一个在县城读书的中学生收到的家书。
没有华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只是一尺方桌、一位读者、几封书信,却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引发共鸣的,何止是《见字如面》,同样被誉为“综艺清流”的《朗读者》,也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碑。
        诗和远方并非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更非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习近平多次倡导,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个人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景海鹏、陈冬能够成为中华民族英雄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活起来”的意义。
(3)“见字如面,见信如晤”,在互联网曰益发达的今天,请你就如何发挥书信在沟通情感上“尺牍书疏,千里面目”的功能,提两条建议。(两条,每条10-30字)
2017-06-03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临川区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5月底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3 .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已引起高度重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化创意产业是继农业、加工制造业乃至电子产业后的第四波经济动力,是凭借人类独特的创意,让原本注重于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强调量大、集成、快速的生产模式,迈向量小、多样、个性化的生产模式。当代中国已经进入了新理念,新发展为主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攻方向的攻坚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推动以人文和环境为核心的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材料二: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驱动,对文创人才的引进不能急功近利,要从改善投资环境、科研环境、居住环境等方面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营造宽松的创业氛围,鼓励创业,更要容许失败。
(1)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推动以人文和环境为核心的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阐述“鼓励创业的同时更要容许失败”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3)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请就如何利用我国文化优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出两条建议。
2016-12-13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湖南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演练二政治试卷
14-15高二上·广东湛江·阶段练习
4 . 材料一: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是国际竞争中备受关注的“软实力”,不少发达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文化战略。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传媒和文化产品大肆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当前,我国处于维护文化安全、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为此,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材料二:一个强大的中国,必须拥有引导世界文化的力量。而文化的力量,首先表现为我国有多少文化产品能够出口到外国,并使外国的消费者对我国的文化产品产生消费依恋心理。而这需要文化产品不仅有我们的特色,更要有创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为政府如何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提三点建议。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同时也赋予了党的文化使命以新的时代内涵。
“新时期”解决了国人思想“僵化”的问题,而“新时代”则需要着重解决思想“分化”的问题。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开启,是以思想解放为肇端的。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掀开了社会主义建谩的崭新一页。进入新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和社会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也更加明显,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有关知识,分析“新时代”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2)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如何“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