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5 道试题
1 . 薅草锣鼓是恩施民歌中田歌的一种俗称。历史上,土家族地区山大人稀,单家独户劳力不足,加上野兽出没,糟踢庄稼,伤害人畜,土家人形成了互相换工、结伴成群、协作生产,并配以锣鼓敲击,既可作劳动的信息,消除劳作疲劳,又可起惊吓野兽的作用,久而久之,形成独具特色的“薅草锣鼓”。由材料可知(     )
①薅草锣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②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经济对人们的文化生活具有支配作用
③薅草锣鼓是土家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是土家族历史发展的产物
④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传统文化因传承而具有时代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9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2 . 2024年2月25日,以“相聚曲靖畅游花海”为主题马拉松比赛在云南罗平鸣枪起跑,1.5万名运动爱好者扎进万亩花海,畅享赛道和美景。本次赛事充分发挥“马拉松+”效应,赛事期间发布的马拉松“吃住游娱行”等系列攻略备受关注,借助赛事大力宣传了本地特色旅游资源,将“跑客”变为了“游客”,也将由国家体育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发起的“跟着赛事去旅行”真正实践到了赛事中。跟着赛事去旅行(     
①推动了体育事业产业发展,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促进了体旅融合,走出一条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新路子
③带火了地方经济,促进我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④普及了体育文化,激发全民健身热情、弘扬体育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三闾刺绣”兴起于汉代,已有两千多年民间传承历史。近年来,湖北省秭归县将“三闾刺绣”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通过设立“绣娘工作室”、开展刺绣技能培训、扶持龙头刺绣企业等措施,在“活化”非遗传承的同时,帮助村民通过自己的巧手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绣”出富裕新生活。材料表明(     
①文化具有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②非遗传承需要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③“活化”非遗传承需要拥抱市场的热情       
④实现就业增收就能推动非遗传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7更新 | 21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二模政治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走到田间地头,来到农民身边。围绕当地特色农产品展开研发,推动科研、推广和生产互动联合,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将更多的实用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帮助乡亲们把“金扁担”挑得越来越稳。

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金凤和她的团队在江苏草莓产区通过逐步推广大棚设施育苗,推行先进育苗技术,有序淘汰“莓农”自留苗,建设抗病丰产优质种苗繁育基地,以“根正苗红”促源头品质提升。同时,将精细精准理念融入草莓种植养护全过程,加快草莓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为草莓贴上独有的“身份标识”。他们根据莓农的需求不断推动草莓品种的多样化,形成品种矩阵,为草莓高质量发展闯出了新路子。在草莓生产过程中,推广应用灭虫灯、生物碳肥、生物菌剂等新型生产资料,促进了当地的草莓率先走上高品质发展之路。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原理,说明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田野上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感悟我国把实用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下半年雪季,哈尔滨、沈阳、长春等地的冰雪旅游消费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与2022年同期相比,哈尔滨的冰雪旅游消费规模同比增长高达207%,沈阳、长春同比增长分别为186.8%和139.5%。

东北各地文旅使尽浑身解数迎接这波泼天富贵。黑龙江日报等多家当地媒体发布了《黑龙江省致海内外游客朋友们的新年感谢信》:“这个冬天,您的传扬,把很多龙江人都‘整不会了’,让我们感动泪目,您的鼓励支持,真顶!”“长春发布”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中写到:“游客朋友让长春老铁‘有面子’,重情的长春老铁也必须让游客朋友‘有里子’,给游客朋友提供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冰雪之旅。”沈阳当地有网友撰长文,支招如何截住泼天富贵,沈阳市文旅局局长专门给写长文建议的沈阳网友留言,称“您是最棒的,谢谢好点子!我回沈后当面向您请教!”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这场冰雪旅游热中东北各地文旅传递的价值取向。
(2)请你以热心市民的身份,为东北文旅写一段留言,表达对东北冰雪旅游的支持态度。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00~150字。
2024-05-1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二)政治试题
6 . 2024年开年最卷的竟然是文旅局。哈尔滨冰雪经济火爆“出圈”,在“尔滨”的带动下,各地网友纷纷喊话家乡文旅局“抄作业”“亮家底”,多地文旅主打一个“听劝”,纷纷出手加码布局,精心打造各自的文旅名片。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挖掘本地文旅资源潜力,能让各地人们过上美好生活
②哈尔滨冰雪经济火爆,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③文旅局打造各自的文旅名片,是政府运用矛盾分析法科学履职的体现
④网友喊话家乡文旅局“抄作业”“亮家底”是运用了逆向思维的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某村里考出了130多名大学生。该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与高校结对儿,建立村校合作机制,形成新时代的“状元村”文化品牌;联系高校开展暑期实践和主题研学等活动,发展“状元宴”等品牌民宿餐饮,实现了由经济薄弱村向品牌化产业发展。该村的做法(     
A.坚守中华传统价值观念,促进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
B.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厚植文化底蕴促进乡村振兴
C.拓展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
D.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容,使其直接转化为兴村富民的物质力量
2024-04-21更新 | 51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8 .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过去,年画就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年画已不仅是节日的装饰品,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它成为反映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家家都会点染,户户皆善丹青”,形容的是天津杨柳青当年木版年画的繁荣景象,民间艺术家们正是沐浴在这样的艺术生活情境中走过了一代又一代。

传统木版年画随着传统习俗的改变和社会现代变革,出现了濒危局面。现代化的发展使民居的建筑格局也发生了极大改变,传统年画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正带着昔日农耕社会田园牧歌的一抹余晖,艰难地行走在仍在城市化着的乡村以及城市中传统文化爱好者和收藏家中间。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传统木版年画已被列入抢救和保护对象。10多年来,中央政府已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木版年画的保护传承。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应怎样保护和传承木版年画。
9 . 近年来,多地开启古建筑数字化保护工作,以古建筑为数据原型,综合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对古建筑进行非接触式精确记录(如下图)。这些数字化技术让古建筑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也让更多人得以领略古建筑之美。对古建筑进行数字化保护(     

①提高了古建筑保护效率,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激活了古建筑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③说明先进技术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要推动科技赋能文化发展
④融通了不同资源,实现了对古建筑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活动办得越来越好,各项流程越来越熟练,但农民丰收节还有一个更大的提升空间,那就是进一步提高真正参与活动的农民群体数量,给农民更多实打实的好处、实惠。中国是农村人口大国,乡村常住人口近5亿人,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即使未来城镇化达到更高水平,农民的绝对数量依然巨大。历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工作的通知》也都明确提出丰收节活动要坚持农民主体,不能脱离农民群众,重点为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和干事创业的平台。

材料二   今年丰收节将着重突出和美内涵和丰收底蕴,各地各有关部门将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举办“和美乡村”短视频大赛暨摄影大赛等乡村文化活动,组织农业相关非遗、传统民俗技艺展演,推广农民自发性、原创性体育活动,展现乡村建设新风貌,讲好丰收故事。评选“全国十佳农民”等一批农民先进典型,举办农业生产技能比武等趣味比赛,组织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节、村歌大赛等风采展示。继续举办金秋消费季活动,引导电商平台、商超物流企业、行业协会等主体广泛参与,启动“菜篮子”产品暨品牌农产品消费促进行动。

(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如何发挥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知识说明丰收节为什么要举办丰富多彩活动。
2024-04-1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聚焦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