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安“网红”景区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以体验消费为特征,着力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商务为一体的开放式消费场所,带动了西安夜经济,已成为西安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地标之一。由此可见(     
①经济决定文化,城市文化传承以经济为基础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作用突出
③城市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是同步增强的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0-15更新 | 532次组卷 | 65卷引用:四川省江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2 . 故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品牌和符号。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通过创意跨界,在传递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期望不断向年轻,时尚的消费群体靠近。而对巨大的发展空间,作为国内文创产业引领者的故宫,引入创新、竞争和市场化运作,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开展多种宣传平台,激活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池春水”。这说明(       
A.文化的发展程度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品质B.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D.文化产业有利于助推传统文化的复兴
3 . 2021第十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将于2021年10月21-24日在西安举行。本届博览会通过展览、会议、论坛、路演、投融资推介会、赛事等多种形式表现,集中展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各地市文化创新成果、文化产业APP项目、文化扶贫等新业态,助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说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4 . 故宫博物馆日前推出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以高科技互动手段打造出真人与虚拟交流,人在画中游览的沉浸式体验,观众可以在4D动感的球幕影院“坐”上宋代大船,亲历宋朝的繁华。这场展演表明(     
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B.文化创新源自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C.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D.科学技术的运用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构建乡村文化生态系统,重塑乡风文明,实现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乡村持续发展繁荣的内生动力和核心保障。

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应紧密结合特色小镇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重构以人才体系为基础的乡村主体,重新构建乡村特色教育,重视培育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专业技能;建设和发挥好互联网文化平台作用,加速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农村文化服务领域的转化和应用;坚持村落文化的本原性与主体传承性,避免外来文化对乡村文化原生态的破坏。重构乡村文化生态体系,能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更大文化动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重构乡村文化生态体系,为乡村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6 . 2021年春晚荟萃歌曲、舞蹈、小品、魔术、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一如既往地在除夕夜陪伴观众辞旧迎新、守岁纳福。整台晚会呈现形式新颖多样,新人新作不断涌现,展示了事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生动场景。这说明(       
①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②文化发展紧跟着经济、政治的发展步伐
③文化的多样性来自人们社会生活的丰富性④春晚节目形式丰富,为非意识形态性质部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截至10月4日,《长津湖》票房已突破20亿元,在国庆档中排名第一。猫眼对《长津湖》的预测票房为40亿元,预计可以与我国几大产业的利润相匹敌。由此可见(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②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④文化产业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10-15更新 | 1026次组卷 | 35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指导下,中国航天人以科学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推动工作,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埋头苦干,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中国实际,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航天奇迹。

航天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是国家实力和大国地位的重要体现,只有最强大的国家和最优秀的民族才有勇气和能力去向那未知的深空发起一次又一次远征,而中国就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在中国航天科技突飞猛进的同时,“太空经济”也迅速发展。研究表明,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至今,我国累计有数千项空间技术成果运用到新材料、新能源、计算机、生物技术、精密制造等诸多领域,对我国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现实依据。
2021-10-13更新 | 447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题
9 . “仁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思想最基本的价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仁爱文化崇尚“爱人”,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之心。这些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友善等思想是一致的。这表明仁爱文化(       
A.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C.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D.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10 . 2020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文化”新业态继续逆势上行,线上文化消费保持较快增长。从文化及相关产业细分行业看,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29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日益重要
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是政治经济的附属品
④文化决定经济,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