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安“网红”景区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以体验消费为特征,着力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商务为一体的开放式消费场所,带动了西安夜经济,已成为西安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地标之一。由此可见(     
①经济决定文化,城市文化传承以经济为基础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作用突出
③城市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是同步增强的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0-15更新 | 532次组卷 | 65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2年3月23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本次“天宫课堂”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除了讲解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航天员在这次天宫课堂中,还回答了地面同学的提问,满足了孩子们对空间科学知识的好奇。天宫课堂的开设(       
①推动了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
②激发了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厚植了爱国情怀
③旨在发挥教育的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有利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梦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25更新 | 402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A卷)
3 .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天人合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等,这些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治理和发展思想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这说明(     )
①文化对政治发展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具有传承性
③政治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文化具有民族性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 . 鼎是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在大约1500年的历史进程中,鼎从一件日常的生活用器逐渐走向政治舞台,成为国家政权的标志。尊贵的社会地位,深厚的精神内涵,完美的艺术形式,汇聚于铜鼎一身,使其成为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由此可以推断出(     
①鼎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        
②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鼎文化是特定政治现象的反映        
④任何具体物质都能成为文化载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们一起打疫苗,苗苗苗苗苗……抗疫迅速,防疫全球无人能超……”歌曲《打疫苗》刷爆网络,反映了人民对我国抗疫防疫工作的支持,增强了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这说明文化(     
①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②能够促进疫情经济的发展
③由人创造又为人所享用④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6 . 文学是时代最直接的反映。“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千古绝句描写了洛阳牡丹的雍容华贵、倾国倾城。牡丹是洛阳的市花,更是国花之一,牡丹成了洛阳的骄傲。由此可知(     
①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生活的反映②古诗词总会真实地反映时代发展的脉搏
③诗词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④诗词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23更新 | 118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B卷)
7 . 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中国接受了来自世界多个友好国家的物资捐助。其中,日本在捐赠给武汉的物资上印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字样,一时间在微博、朋友圈刷屏。这句话曾绣于日本长屋亲王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鉴真大师被此打动,因此决心东渡弘法。由此可见(     
①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并无差异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认同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提
④不同民族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1-10-19更新 | 804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在我国早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封建文化中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农村人的生活。这说明(     
A.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无关
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D.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9 . 国家领导人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这是基于(     
①展示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②我国国际传播能力世界最强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集中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的需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0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子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起深圳,人们会不约而同想到雕塑《拓荒牛》,想起那首耳熟能详的《春天的故事》。改革创新既是深圳特区的永恒主题,也是深圳实现新跨越的必由之路。

特区成立后,深圳凭借毗邻香港、背倚南粵的地缘优势,改革开放先行者的政策优势,聚合全国“闯家”的人才优势,把一个边陲小镇迅速蜕变成一座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大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深圳开始遭遇“高位过坎”的困惑: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着近2000万人口,可利用土地面积少之又少,空间、资源、环境局限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经济增长已难以为继。

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2010年深圳吹响了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新跨越的冲锋号。经济新常态下,深圳坚持创新驱动、质量引领,扎扎实实走内涵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不断深化标准、质量、品牌、信誉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了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以改革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深圳精神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2)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请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拟两条宣传标语。
2021-09-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子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