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国家话剧院新创剧目《抗战中的文艺》2022年10月1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该剧以文献剧的形式,展现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中国文艺界人士的精神与风骨,致敬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贡献的文化先驱。这是基于(     
①优秀文化决定人们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文化是政治的集中表现又反作用于政治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1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大联考(11月)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2021年11月,“中华风韵”交响音乐会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奏响,女高音歌唱家凯莉和弗莱克表演了根据中国古诗词改编的歌曲《咏鹅·咏雪》,小提琴演奏家胡盛华与纽约城市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合作表演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众多的曲目为观众带来充满东方魅力的音乐盛宴。材料说明(       
A.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B.民族平等是推动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新必须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D.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023-01-30更新 | 2754次组卷 | 9卷引用: 四川省绵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某中学生学习小组围绕“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开展研学活动,并搜集到如下资料

节日经济更红火

春节档电影连续多日单日票房超10亿元,《流浪地球2》《满江红》等作品口碑票房双丰收;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北赏雪、南避寒”持续火爆;商超企业销售额稳步回升,城市商圈、乡镇市集再现人潮涌动。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节,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集中释放,市场供给持续优化,带动节日经济更加红火。春节消费的强劲表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经济强大的活力、潜力和韧性。

“国潮”产品受青睐

在首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上,一款国产腕表将生肖虎、动画名作《大闹天宫》、上海豫园“九曲映月”等内容融入时尚设计,备受好评。近年来,从“冰墩墩”“雪容融”迅速走红,到故宫文创产品大受欢迎,再到老字号品牌不断推陈出新,文韵悠长的“国潮”,带动一款款产品销售火爆,一个个品牌发展壮大,成为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国潮”产品受青睐,是因为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创造力,涌动着将传统文化之美和当下生活之用结合在一起的文化生命力。


对“开发文创产品,发展文化产业”,甲同学认为这是扩大内需的体现,乙同学则认为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对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予以评析。
2023-03-21更新 | 845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冰雪运动一直都为人们所喜爱,如今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冰雪的向往不再受制于气候等因表。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我国大力发展“冰雪+产业”,释放消费潜力。依据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下列传导顺序合理的是(     )
①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大量资本涌入文化产业,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文化产品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产业或部门
A.④-①-③-②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③-④-①-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抗日战争期间,《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等爱国和抗争主题的街头剧,召唤民众的抗日热情,用简短的文艺创作凝聚起抗日力量。这说明(     
①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③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是政治的集中表现又反作用于政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火箭腾云征皓宇,嫦娥打卡探月宫。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着陆,这标志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始于2004年我国中国探月工程聚焦“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目标,坚持“一盘棋”协同推进,“一体化”迭代提升;2007年的嫦娥一号,实现了“地球发射”、“月球捕获”,为“绕”;2013年的嫦娥三号,在“绕”的基础上,实现了“月球下降”,首次执行了“月表任务”,为“落”;2020年嫦娥五号实现了“月球采样与封装、月而起飞、回地球”,为“回”。中国用了16年的时间完全掌握无人往返月球的全部技术,载人往返月球的全流程关键技术,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嫦娥五号探月工程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意义。
(2)分析中国探月工程是怎样遵循系统优化方法的。
2021-02-17更新 | 40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6月1日召开线上发布会介绍,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主题为“非遗传承健康生活”。受疫情影响,今年遗产日期间,活动以网络平台开展为主。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商务部流通发展司、电子商务司,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的支持下,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拼多多、美团、快手、东家等网络平台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

南京市集中开展了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围绕“健康生活”挖掘非遗蕴含的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秦淮风味小吃等非遗美食走进“一直播”,体验舌尖美味,引导大众健康消费;传统体育类非遗如史式八卦掌、金陵甘凤池武术等,简单易学,有助于强身健体、缓解压力,这对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倡导社会公众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将持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强化传播,智慧推广,吸引更多群众尤其是年轻群体,提高了社会参与度;通过远程连线的互动形式,为南京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隔空”颁发荣誉证书。接过沉甸甸的证书,传承人代表表示,将以此为新起点,进一步践行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义务,传承手工技艺,传递工匠精神,守护好内心深处的精神家园。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当今时代如何更好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以来中文就是东亚的通用文字,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琉球都曾经长期使用汉字。今天,在中国复兴的推动下,“汉语热”又在世界兴起。在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还表演了背唐诗和唱中文歌曲。在哈萨克斯坦,全国总人口才1700万,到中国留学,学习汉语的就有1万多人。在俄罗斯,汉语专业大受欢迎,就业情况良好。在巴基斯坦,汉语学得好的巴基斯坦人,常常被当作“香饽饽”招进中国公司。在很多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合作开展的汉语教学活动已开花结果。汉语成为助推经济合作的润滑剂,更是中外民众心里的文化桥。“汉语热”成为全球潮流,究其原因:一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合作交流的增加。二是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魅力无穷。中国儒家传递“和”文化,讲究“以和为贵”、“以和为美”,强调“和则强、孤则弱”。“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华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和而不同,多元包容的价值观,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民众的共鸣和认同。三是政府层面积极推进各种艺术节、旅游年、国家年等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深入。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汉语热”在世界兴起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国各地纷纷提炼城市精神,提炼时代特色鲜明、地域特征突出、通俗易懂、简明生动、社会认可度高的城市精神表述词。

材料二广东某市委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文化强市,要求全市树立“新时期城市发展最终以文化论输赢”的理念,充分发挥毗邻港澳、中西文化交融、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等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强大、文化生活丰富、文明素质提升、人文氛围浓厚的良好局面。


(1)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材料一、材料二共同体现的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知识说明该市市委为什么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的要求。
10 . 近年来,多地开启古建筑数字化保护工作,以古建筑为数据原型,综合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对古建筑进行非接触式精确记录(如下图)。这些数字化技术让古建筑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也让更多人得以领略古建筑之美。对古建筑进行数字化保护(     

①提高了古建筑保护效率,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激活了古建筑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③说明先进技术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要推动科技赋能文化发展
④融通了不同资源,实现了对古建筑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