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9 道试题
1 . 京津冀三地山同脉、水同源、地相连,人缘相亲、文化一脉,具备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天然基础。不久前,《京津冀地区主要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图》发布,8项世界遗产、8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47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三地首次基于统一空间框架对历史文化资源作系统梳理。这种系统梳理有利于(     
①实现三地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深度交融
②三地携手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
③助力三地文化资源实现均等化和持续化
④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政治品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6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政治试题
2 . 我国有着类型多样的科普旅游资源,比如现代科技园区、科技馆、动植物园、博物馆等。近年来,许多文博单位、科研机构纷纷推出科学探秘、文博考古、沉浸体验等主题化、多样化的科普旅游产品。这有利于(     
①促进文旅消费需求加速释放             
②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③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④培育崇德尚善的社会文明风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高中政治

3 .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高度的审美价值和哲学内涵,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是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在山水画中,笔、墨、景是直观的现象,气、韵、思是精神的体现。在这里,山不是山,而是胸怀中的气势与壮阔;水不是水,而是内心深处的澎湃与昂扬,我们可以体味其中的格调、气韵、意境。中国山水画的创作(     
①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②脱离于社会存在的制约
③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是画家对山水的直观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中国山水画强调“诗、书、画一体”。这类艺术作品的代表之一是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创作的《竹石》。(见下图诗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此画以画为形、以诗立意,使人们在赏画的同时精神也得到了洗涤。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③文化具有教育人民的功能
④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天津以“景区+文化”“景区+周边”“景区+商业”勾勒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文商旅融合的“古文化街PLUS”旅游新格局,让游客感受天津,品味天津,体验天津。此举旨在(       
A.以文化人,提升人们思想道德修养
B.以文惠民,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C.以文兴业,提供高品质的文化消费产品
D.以文润城,建设有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024-05-1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政治试卷
5 . 2023年以来,马面裙的爆火带动了时尚消费风潮。相对于传统马面裙,现代马面裙将山水、花鸟、龙凤等融入图案设计中,呈现出更加多样的图案和鲜艳的色彩。传统马面裙通常采用丝绸、棉布等材质,如今生产企业将雪纺、蕾丝等各种新型面料运用到马面裙制作中,让现代马面裙更舒适、更适合日常穿搭。马面裙的爆火说明(       
①现代服装设计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才有灵魂
②传统文化只有与经济共舞才能更好惠及大众
③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觉自信日益提升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创新中得以彰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2更新 | 2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6 . 与传统历史文化遗产相比,工业遗产相对年轻,但它们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的见证。以文化赋能这些工业遗产资源,可以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区、特色街区、创新创业基地,也可以培育工艺美术、工业设计等新业态,还能开展工业文化教育实践,打造工业文化研学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加快推进“工业+文旅+研学”创新发展新模式。由此可知(     
①活化利用工业遗产有助于实现文化经济相互交融
②工业遗产反映着时代变迁,是对经济的集中表现
③唤醒沉睡的工业资源有助于深挖工业文化的价值
④工业遗产是凝固的艺术,是工业文化的独有载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三)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7 . 跟着总书记足迹探寻年俗文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春节前夕深入基层,与百姓一起拉家常、话冷暖,贺新春、送祝福。2024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天津古文化街,察看春节市场供应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等情况。探寻年俗文化(     
A.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
B.发挥春节市场对保护古文化街的基础性作用
C.是基于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的情感
D.贺新春、送祝福是发展年俗文化的根本途径
2024-05-0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8 . 安徽淮北历史文化悠久,古代十大名曲中的《高山流水》《广陵散》和《梅花三弄》谱写着淮北的古乐传奇;剪纸、面塑、戏曲等走进中小学课堂,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文昌宫小磨香油、临涣包瓜、培乳肉、手工面皮等“非遗”美食,成为“非遗产品年货节”直播间市民争相抢购的爆品……非遗活起来、火起来、用起来,才是最好的传承与保护。材料说明(     
①非遗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能够促进政治经济发展
②优秀文化助推经济发展,要盘活地方优秀非遗文化资源
③文化交流聚合人心,要搭起不同民族非遗文化交融的桥梁
④文化教化育人,传承优秀非遗文化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0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衡水金卷·先享题】2024年新高考政治模拟卷(安徽专版)

9 .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际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年北京卷)
2.每年三四月间,居庸关长城附近山花盛放。市郊铁路S2线列车穿行于花海中,被称为“开往春天的列车”,吸引了大量踏青的游客,游客的涌入给森林消防和轨道交通带来了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封山禁入措施,但效果不理想,于是转变思路,变堵为疏,着手规划建设花海列车观景平台。这一做法(     

①履行了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有利于建立良好市场秩序
②自觉运用矛盾观点,创造条件,将风险点转化为共赢点
③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④有利于开发该线路的经济价值,说明文化的力量来自于经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1 文化与生活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2023年暑期,某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及广场、公园、街巷等群众喜爱的休闲场所,有序开展文艺演出、文体竞赛、文创展示、电影展播、读书交流等各类文明实践夜间活动6000余场次,真正做到让群众“多参与真点赞”。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
①是基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说明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③是因为文化浸润人心,决定社会发展
④能够发挥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