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风,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广受年轻人的喜爱与追捧,目前国风已经成功“出圈”。

近年来,中国经济和科技硬实力的增强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坚强后盾,国人开始正视自身的文化根脉、重视自身的文化传统。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90后”“00后”青年,自发以自身的文化实践推动国风文化的兴起,衍生出包括国风动漫、古风音乐、汉服文化在内的多种小众文化形式。在国家层面的指导、参与和规范之下,国风文化的仪式性抵抗色彩和小众反叛风格逐渐式微,开始打破过去“圈地自萌”的状态而走向主流和大众。同时,国外资本的参与也使得国风概念在文化消费市场异军突起。

国风文化流行的同时,也面临着“丢失传统文化内涵与气韵”的质疑。如何把握“回归与传承、再生与重塑”之间的度,找准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之间的契合点,是当前国风文化自身可持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1)有人认为,国风成功“出圈”得益于中国年轻人的喜爱与追捧。结合材料并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说明国风“出圈”的文化意义。
(3)运用《逻辑与思维》中“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如何把握国风“出圈”中“回归与传承、再生与重塑”之间的度。

2 . 材料一   战旗村隶属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位于郫都区、都江堰市和彭州市三区交界地,是一个行政村。近年来,战旗村以党建引领为鲜明旗帜,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战旗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如今的战旗村已经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村和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村。

此外,战旗村还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为纽带的基层治理体系,实现了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同时,战旗村还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深入挖掘川西传统文化和农耕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四川省战旗村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通过以下表格形式呈现:
经济发展模式具体措施发展数据
1.集体经济发展战旗村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集体资产超过1亿元-集体年收入超过2000万元
2.乡村旅游战旗村依托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
3.特色农业战旗村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中药材种植、花卉种植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500亩-花卉种植面积超过300亩
4.现代农业战旗村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和生态养殖基地。-高效节水灌溉设施覆盖面积超过1000亩-生态养殖基地年出栏量超过10万头
5.循环经济战旗村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如生物质能源利用、废弃物处理等。-生物质能源利用量超过500吨/年-废弃物处理率达到90%以上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的知识分析说明四川省战旗村是如何助推乡村振兴的?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原有工作经验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强、把基层政权巩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才能稳固。“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扬民主,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60-61页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

——二〇二一年春节前夕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2021年2月3日-5日),《人民日报》2021年2月6日

材料三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在我国,有许多其他国家借鉴我国基层治理的案例。例如,新加坡的“邻里中心”计划就是借鉴我国的社区服务模式而形成的。此外,还有一些国家也借鉴了我国基层治理中的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转型等经验。这些国家的借鉴和参考充分表明了中国方案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贡献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说明我国基层治理过程中所反映的辩证法道理。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政治与法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大意义。
2024-01-09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政治(重庆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人们世代生活生产的物理空间、心灵家园,传统村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缘起和发展密不可分,是华夏文明渊源有自的实证。

人们对一个村落的印象,往往始于传统建筑和自然风貌,这些有形的物质载体是最直观的村落历史文化:宗祠、戏台等古建筑包含着开放的精神空间;民居建筑具有居住、商贸等多重功能,形制特色鲜明丰富。村落文化中孕育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价值体系,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相契合,潜移默化间筑牢了文化自信的基石。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的现实意义尤其突出。

从根本上说,传统村落的保护必须突出文化诉求,更加重视文化生态和文化资源保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实施“一村一规划”“一村一方案”。要将传统村落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物种资源等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多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展传统村落保护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2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下发了《关于在2023年春节期间组织开展非遗传承实践相关活动的函》。文件指出,春节、元宵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各地要依托当地丰富的非遗资源,利用好春节等传统节日重要推动节点,立足人民需求,采取多种形式,确保非遗传承实践活动有序展开。在开展非遗传承实残相关活动中,各地要转变传统思路,依托各级各类非遗馆、非遗传承体验中心(所、点)、非遗工坊等设施场所,开展龙舞、狮舞、年画、剪纸、灯会、庙会等群体参与性强的非遗项目,鼓励设立非遗产品销售专区,开展非遗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支持传统工艺进商场、进超市、进场站,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销售推广传统工艺产品……以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为群众在节日期间提供精彩难忘的文化享受,让群众感受到欢乐、喜庆、祥和的中国年氛围,自觉成为非遗传承实残的弘扬者、建设者。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简述各地应如何开展非遗传承实践活动。
(2)简要回答非遗传承实践活动的文化价值。
2023-04-05更新 | 28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过去在农村,剃头酒、搬家酒、满月酒、喜事、丧事……不仅家家都要办,还会讲排场、比阔气,人民群众反应强烈。2019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经过两年多的治理,各地围绕移风易俗等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在一些地区,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依然甚嚣尘上。20228月,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专项治理工作自20228月启动,预计到202312月基本结束,给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制定了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1)结合材料,运用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说明当前加强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清理的必要性。
(2)针对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工作,请你以“整治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为主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围绕主题,规范使用文化术语。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城,承载着历史与文化,赓续着传统和文明,讲述着一代代居民在此生产、生活的故事。在文化旅游产业火热发展的今天,古城商业开发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对于古城商业开发,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赞成者古城商业开发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改善人居环境,丰富旅游业态,带活城市经济;同时可以深入挖掘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丰富多彩的方式讲述古城故事,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参与感,在当下的生活中不断孕育出新故事。这样的古城,才能历久弥新,永葆活力和魅力。反对者古城的价值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保留“原汁原味”才能留住居民、留住传统、留住记忆。本土特色文化被商业营销不断解构,导致商业味过浓,文化味趋淡。有的地方忽视古城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也会让人觉得失真、失味。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古城商业化开发?请运用《哲学与文化》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2022-04-1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二0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勇士与阵地同在,英雄与日月同辉”。2021年国庆节期间,电影《长津湖》的热映,把人们带回了71年前的抗美援朝战场,奏响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赞歌。

该影片主要讲述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第一次战役后,继续向北进犯,战线一路拉长且立足未稳。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全面分析参战各方的基础上提出了“迁回切断,包围击”的作战方法。在这次战役中,志愿军战士们面临着强大的敌人和零下40度的酷寒,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战胜了极度恶劣的条件,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扭转了战场态势,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材料二   《长津湖》上映以来,受到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誉,票房一路走高飘红。影院里,观众的反应更是令人动容。有观众在影片结束后肃然起立敬礼,向影片中的英雄先辈们致敬;有观众看完长达十几分钟的字幕后仍然久久不愿离去。

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以英雄团队“穿插连”战斗行动为主线,选取战争中的重大事件、典型场景、主要行动和代表性人物,将抗美援朝精神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必须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铭记伟大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中的决策和战斗过程中,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分析当前大力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文化意义。
2022-01-14更新 | 39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构建乡村文化生态系统,重塑乡风文明,实现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乡村持续发展繁荣的内生动力和核心保障。

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应紧密结合特色小镇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重构以人才体系为基础的乡村主体,重新构建乡村特色教育,重视培育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专业技能;建设和发挥好互联网文化平台作用,加速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农村文化服务领域的转化和应用;坚持村落文化的本原性与主体传承性,避免外来文化对乡村文化原生态的破坏。重构乡村文化生态体系,能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更大文化动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重构乡村文化生态体系,为乡村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   经过近些年的脱贫攻坚,目前,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已经实现了整体脱贫。回首脱贫攻坚的历程,“文化扶贫”的经验值得关注。扶贫干部们在长期的扶贫实践中发现,有些地区的穷根不在经济而在文化,那里的人们普遍劳动技能单一,缺乏奋斗精神,等靠要思想严重,往往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并形成文化落后与经济贫穷之间的恶性循环。针对于此,最有效的扶贫方式就是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当地人的综合文化素质,拔掉穷根,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文化扶贫”。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扶贫的合理性。
2021-10-0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民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的土壤。自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以来,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大幅提升,2020年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0.56%。但问题依然存在: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偏低,科学精神弘扬不够,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基本科学方法、必要科技知识及其应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学素质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到2035年达到25%的目标。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2)某中学拟开展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活动,请你在以下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根据活动内容拟定学习主题并说明活动意义,字数在150字左右。
A活动:观看人物传记电影《钱学森》并写一篇观后感。
B活动:参观省农科院育种实验室,包括参观种质资源、观察实验设备、体验研究人员工作流程和职责(特别是实验操作,数据观测、收集、分析、综合、总结,研究成果呈现)。
C活动:采访某医院各科室医生,了解人的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
2021-09-05更新 | 304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