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上,习主席强调要不断拓展人文交流广度和深度。以“金砖+”合作为平台,加强同不同文明、不同国家的交流对话,让金砖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伙伴网越来越广。加强互学互鉴有利于我们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利于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提高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展示真实、全面的中国!


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对我们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启示。
2023-12-1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双奥之城”北京盛大开幕,中国向世界奉献了一场浪漫、唯美、温暖的开幕盛会。

材料一   展示中国文化之魅力。从冬奥会会徽、吉祥物、大型场馆建设到开幕盛会,北京冬奥会展示了中国独特的美学特征,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元素在冬奥会中的应用。本届冬奥会必将成为中国文化为世界所知、所感、所爱的新契机,提高中国文化的美誉度。

展现奥林匹克精神。“一起向未来”的中国冬奥口号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2008年奥运会口号一样,体现了中国哲学理念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契合,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尊重。

讲好双边交往的故事。体育赛事一直是国家间理解和沟通的重要桥梁,外国政要、运动员来华参加冬奥会,将成为了解中国的良机,促进国家间关系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我们如何讲好冬奥故事展示中国精神。

材料二   在北京冬奥赛场上,中国冰雪健儿奋勇拼搏、超越自我,取得了优异成绩,展现了青春力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年轻边防战士在皑皑雪山立下的铿锵誓言;“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是年轻航天人探索宇宙抒发的豪情壮志;“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是年轻学子发自心底的庄严承诺。青年向上,国家向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2)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历史担当”为主题,撰写演讲提纲。
(要求:观点正确,逻辑清晰,理论联系实际,不超过150字。)
2022-05-15更新 | 31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2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中央、国务院科学谋划、全面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措施。

材料一   脱贫攻坚战决胜前的关键阶段,任务最为艰巨繁重,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如今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科学精准的方法策略去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1)上述材料对我们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哪些要求?请运用有关哲学道理简要阐释之。

材料二   解决精神匮乏比解决物质匮乏难,解决千百年来形成的落后观念和习俗比解决贫穷难。要帮助贫困地区百姓重塑自信,克服精神层面的“贫根”,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提高技能,自己“造血”,获得物质精神双丰收。


(2)有人认为,一些地区的贫困,是当地落后的文化习俗造成的,如好逸恶劳、忽视教育、早婚多子等;有人认为,这些地区的人文习俗的落后,恰恰在于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落后的经济状况,不是“懒生穷”,而是“穷生懒”。对此,你如何看?请说明理由。
(3)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从中央到地方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成效显著。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具体措施着力解决
的问题
体现的
发展理念
①2016年以来,中央层面共安排贫困地区林草资金1500多亿元,在中西部22个省份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实现生态保护和脱贫增收双赢。
②河南省栾川县挖掘境内丰富的地理和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业,并在景区周边建成苗木花卉种植园、农业观光游示范点等,优先吸纳贫困群众就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
③陕西省柞水县种植木耳历史悠久。该县与科研单位合作,成功培育木耳新品种,推广栽培新模式,使其产量大、品质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小木耳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金耳朵”。

2022-02-2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外文化交流和对比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热”,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并作通俗化的解读,在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材料二   当前,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文化输出,进行文化渗透,推行文化霸权,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保持我国文化发展的自主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加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同时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觉”,处理异域文化的态度,要有广大的胸怀和对他人的理解,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懂得反思,明白它的来历,这样才能取长补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作用和功能的知识,分析“传统文化热”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识谈谈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指导下,中国航天人以科学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推动工作,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埋头苦干,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中国实际,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航天奇迹。

航天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是国家实力和大国地位的重要体现,只有最强大的国家和最优秀的民族才有勇气和能力去向那未知的深空发起一次又一次远征,而中国就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在中国航天科技突飞猛进的同时,“太空经济”也迅速发展。研究表明,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至今,我国累计有数千项空间技术成果运用到新材料、新能源、计算机、生物技术、精密制造等诸多领域,对我国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现实依据。
2021-10-13更新 | 447次组卷 | 2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村的扶贫工作实践证明,“治贫”必先“治愚”,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正如贫困地区农村干部所说的,“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某地文化扶贫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即建起一座小型图书室,并向每座图书室赠书100种。向农村捐赠图书,培养了当地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干部的应用写作能力,实现精准扶贫工作从治标向治本转变,大大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结构的优化。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作用有关知识,谈谈“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的道理。
2021-07-17更新 | 127次组卷 | 2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联考政治试题(静海四中等)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老英雄张富清六十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途中,广大干部群众中涌现出来千千万万名先进典型和模范,他们坚守初心践行使命、忠诚敬业务实清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点赞先进典型和模范,号召学习先进典型,学习先进榜样,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


(1)时代楷模”是由中宣部集中组织宣传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集中组织宣传“时代楷模”。
(2)学校组织学习“时代楷模”的活动,请你为此写两条宣传语。
2021-05-0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京津冀非遗动漫沉浸式体验展以“跨越千年的相遇”为主题,围绕“非遗传承”设立创“遗”市集。该市集展出了包括北京鬃人、天津工艺毛猴、丰宁满族剪纸等30多个京津冀三地非遗精品。创“遗”市集既是非遗文创作品的展示区,又是售卖区,市民可以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真正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设立创“遗”市集的文化价值。
2021-05-02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十二校2021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9 . 民间文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是口头传承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小戏、谚语、谜语、歇后语等文艺形式。民间文学作品由于基本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传承方式单一等原因,其传承主体、受众群体逐渐减少,其消失速度也呈现递增的趋势。近些年来,各地都高度重视对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并取得了一些经验:一是采用培训的方式,使民间文学进入中小学课堂,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传承人;其二,与旅游结合,在旅游景点组织各种各样的有偿民俗“表演”、民间文学作品的演述等。其三,创新产品开发,将民间文学类非遗作品的元素与现代生活结合、运用高科技的手段进行重新开发。如风靡全世界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都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而创作。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的各地关于非遗传承经验对传承和保护民间文学的启示。
(2)面对传承主体、受众群体逐渐减少的现实,就新媒体条件下传承民间文学给出两项具体做法。
2021-03-29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八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贫困背后隐藏着文化的贫困。贫苦地区长期固有的落后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所谓贫困文化。这种贫困文化成为制约人们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桎梏,扶贫先扶精气神,既要管好“肚子”,更要管好“脑子”,要把争取和凝聚人心,把教育、科技文化扶贫贯穿始终,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贯穿始终,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扶贫先扶精气神”以解决贫困文化的理由。
(2)扶贫先扶精气神,既要管好“肚子”,更要管好“脑子”。请就扶贫脱贫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6个字以内)
2021-01-1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