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在南粤大地上,南北民俗荟萃,中西文化交融,各种语言交汇,迥然不同的风土人情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这种民族与文化的长期融合,让广东充满了和谐又独特的文化韵味。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创造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条件
②取长补短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文化发展必须秉持求同存异的原则
④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0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勒流中学、均安中学、龙江中学等十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2 . 2023年9月12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本届文化艺术节依托大湾区城市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契合时下年轻人喜爱的City walk等城市漫游形式,策划推出“湾区文旅嘉年华”活动,吸引年轻人“艺游大湾区”,传播正能量。可见,本届文化艺术节的开展有利于(     )
①文化在与经济相交融中彰显出文化的功能
②通过高品质的文化产品供给激活文化消费
③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④把城市漫游文化形式作为文化发展的重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2022年,可追溯至13世纪的“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获批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数百年来,庆元当地菇农创造和发展了山地农林复合生产系统。该系统被称为香菇栽培技术“活态博物馆”,为世界山区森林保育、食用菌栽培以及山区多功能农林业发展提供了示范。可见,该文化遗产(     
①能促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③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支配着人们的生活
④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典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时代是思想之母,思想是时代之帆。2023年10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产物和理论形态,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需要而生,并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       
①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决定当前的经济、政治的发展程度
③是推动国家繁荣振兴的物质力量        
④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冰墩墩”“三星堆”“故宫”到“铜奔马”……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创IP背后,是我国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19064亿元,占GDP的10.41%,较2020年的9.72%增长了0.69%。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     
①凸显了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②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佐证了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
④夯实了当今时代文化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08更新 | 574次组卷 | 36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华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典故承载着传承历史、延续文化记忆的功能。因此,学习典故、使用典故也是在重温历史,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习近平总书记经常会引用一些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故事、古语,不仅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精准的阐释,而且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闪烁着新时代的思想光芒。系列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一经播出就引发了社会的泛共鸣。

材料二   2019年1月1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正式上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由中宣部组织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创新性平台。建设“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大国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全党大学习的有力抓手。“学习强国”平台现已向全国各地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向我们昭示强国之梦就在不远的前方。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材料一和二,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知识分析学典用典的价值。
(2)学校拟举办以“学习强国”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字数不超过20字。)
7 . 现代人穿衣,只要经济条件许可,想穿什么就穿什么。不管是穿金戴银,还是绫罗绸缎,都可以随心所愿。但是在古代,则没有如此自由,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着装大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官职、爵位不同,可以穿着的服饰也不同,由此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国封建社会独特的伦理身份标识。这说明(     
①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②文化是政治的附属品,是为政治服务的精神武器
③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决定并反映一定的政治
④政治与文化交融的特点在当今社会并不明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特别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

茂名切实为“荔农”办实事,以“数字兴荔”为抓手,运用“5G技术+大数据”赋能,率先打造全省首个单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持续推进“5G技术+机械化+智慧化”荔枝生产基地建设;不断提升荔枝的品质,形成了荔枝品种资源保护、加工、冷链物流、休闲旅游等全产业链格局,荔枝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百亿元,为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当地还修建了中国荔枝博览馆,展示我国荔枝产业的发展历程及成就,深度挖掘荔枝社会文化价值,走出了一条靠发展荔枝特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的道路。

材料二   李女士原是茂名某荔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营销总监,休产假结束后,她的岗位由营销总监调整为行政经理,薪酬也随之下降。李女士找公司交涉无果后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并支付其相应的差额工资。劳动仲裁委员会支持了李女士的仲裁请求。但公司坚持认为李女士休产假导致营销总监一职空缺,公司有权对缺岗人员进行补足。公司不服仲裁裁决,遂一纸诉状起诉至法院,请求法院确认其调岗行为合法,且无须支付产假期间的差额工资。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简述茂名是如何走出一条特色乡村振兴发展道路.打造高水平乡村振兴“茂名样板”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回答:法院是否应支持该公司的诉讼请求?请说明理由。
2023-08-27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火遍全网的贵州“村BA”篮球联赛总决赛落下帷幕,这项赛事由台盘村“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发展而来。决赛时万人空巷,座无虚席,各大媒体直播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达上千万。

“村BA”爆红的背后,有着乡土文化的影子,有着承载乡愁的记忆;从“全民健身”中读懂时代内涵,塑铸乡村振兴文化之魂;从“农家奖品”中读懂特色品牌,激活乡村振兴文化之源。

不论是传统乡村文化活动的传承和发展,还是新的民族特色文化活动的涌现,都折射着中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进程,记录着农民生活的日益美好。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知识,说明“村BA”爆红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知识,分析“村BA”爆红中折射出的文化魅力。

10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强国是其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非遗文创产品频频“出圈出彩”。4月,“中国文化和旅游IP授权系列活动”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开启。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以“如意甘肃·乐享非遗”为主题,组织全省具有代表性非遗领域企业参与了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中国文博非遗主题馆”活动,甘谷麻鞋的质朴、庆阳香包的华丽、程氏烧酒的清香、卓尼洮砚的青绿、裸眼3D的炫酷、电子游戏的惊艳……甘肃参展企业以独特的形式推介了非遗作品和文创产品,向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家介绍了甘肃独特的文化风韵和旅游魅力,现场留下的千余张名片将为甘肃非遗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借助优质国际平台,本次展会推动了甘肃文化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拓宽了甘肃的非遗发展之路,增强了文化自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发展非遗文创产业是如何增强文化自信的。
2023-06-22更新 | 319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中学城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