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材料一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3年以来,广东省委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兴调查研究。省委密集调研农民群众急愁难盼问题,开出了“河源推动绿美生态建设”、“湛江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等“良方”。工作组成员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获取“壮大县域经济”“加快老区发展”的“金点子”。工作组坚持让农民当“主角”,重视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鼓励村民成为自家生意的老板和合作社的股东,使得家家有生意,人人能挣钱。

材料二   H镇高度重视以文化振兴促乡村全面振兴。该镇深入挖掘、利用优秀乡土文化,通过复原历史遗迹、建立村史馆、编辑整理村史村志等手段,唤起村民的乡村记忆。充分利用村民大讲堂、道德讲堂等公共空间,通过粤剧、故事会等形式阐发乡土文化中团结友爱、扶危济困等道德力量。为村民量身定制各类职业培训活动,“授之以渔”,提高村民参与生产的能力。以乡村博物馆为载体,利用AI互动、多点触控、场景绘画等技术,复原和塑造乡村特定文化符号和精神地标,促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

(1)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史观知识,说明广东省委在推进乡村振兴调研工作中是如何贯彻群众路线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功能的知识,分析H镇高度重视文化振兴的原因。
(3)请为广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一条具体的合理化建议,并给出其哲学依据。
2024-04-04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全域旅游背景下,许多工业遗产起来,变身为文旅新地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曾经废弃的矿区遗址,变为绿意盎然的生态旅游区;昔日的旧厂房,如今已是时尚的文创聚集地;你可以走进企业,亲眼见证钢铁如何炼成,也可以走进一座小镇,感受空气中弥漫的巧克力的香甜……今天,工业旅游已经进入大众视野。由此可见(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有开发利用价值
②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是正确认识和有效利用事物的前提
③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决定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工业遗存,往往承载着一座城市工业发展的记忆。不少企业正加入发展工业旅游新赛道,开放参观展览,推出游客体验项目,将先进的现代生产科技、悠久的工业发展历史呈现给更多人,凸显工业文化的独特魅力。工业遗产成为文旅新地标有利于(     
①营造文化育人氛围,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②活化利用工业遗存,传承城市历史文脉
③释放文化市场活力,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④唤醒历史文化资源,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1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贵州榕江“村超”的火爆离不开当地历史积淀的体育文化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加持,离不开自媒体等多元主体的立体传播,更离不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深度融合。“村超”的成功在于(       
①把体育运动作为文化自信的根本价值追求               ②文化服务社会,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
③融通不同资源,着眼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④以资源禀赋优势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3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大湾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火遍全网的贵州“村BA”篮球联赛总决赛落下帷幕,这项赛事由台盘村“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发展而来。决赛时万人空巷,座无虚席,各大媒体直播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达上千万。

“村BA”爆红的背后,有着乡土文化的影子,有着承载乡愁的记忆;从“全民健身”中读懂时代内涵,塑铸乡村振兴文化之魂;从“农家奖品”中读懂特色品牌,激活乡村振兴文化之源。

不论是传统乡村文化活动的传承和发展,还是新的民族特色文化活动的涌现,都折射着中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进程,记录着农民生活的日益美好。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知识,说明“村BA”爆红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知识,分析“村BA”爆红中折射出的文化魅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村村民们以旧渔船、渔网和莲花等为构景素材,结合古式栈道门楼的修建,将村子建设成具有洞庭地域特色的美丽渔村,吸引各地的艺术家前来写生。此举不但带动了当地餐饮业和土特产业的发展,也实现了村民生活的富裕。这说明文化(     
①作为精神力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②能推动农村发展,改变当地面貌
③推动发展,是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④反作用于经济,促进农村振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3-1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2021年8月8日,《台湾通史》在北京举办全国首发式暨座谈会。本书是第一部由海峡两岸学者通力合作、共同提著的全景式展示台湾从远古到现代发展的通史性著作。全书梳理了我国台湾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历史进程,展现了两岸同胞同宗同源、血脉相连的历史事实。该书的出版有利于(     
①加深两岸同胞的相互理解,实现文化交融
②推动两岸政治上的相互信任,实现政治融合
③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两岸文化同一
④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认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1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由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进行太空授课的“天宫课堂”通过实时互动交流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感知宇宙奥秘,增长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天地遥遥相隔,但师生互动自如,仿佛置身同一教室,看似简单的互动背后,是我国航天技术实力的真实展现。“天宫课堂”的文化意义是(     
①浸润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牢记使命担当
②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点燃其科学梦想
③见证中国航天成就,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
④增强文化自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1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大湾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8 . “汕头小公园”骑楼街道是中国面积最大、唯一呈放射状格局的骑楼群,其建造受到潮汕地区文化以及潮人的对外经贸活动的影响,是东西方建筑艺术交融的产物。充分展示了汕头“百载商埠”的人文历史风貌,是汕头重要的地方文化遗产。这表明(     
①小公园骑楼群是汕头历史发展轨迹的重要见证
②建筑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海内外经贸往来的前提
③与外来文化相融合是建筑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④建筑文化是一定时期地区经济活动的重要体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实施了红色资源提质升级工程,力图发挥红色资源“湾区纽带”作用,打造大湾区红色文化圈,实现以文化优势引领经济优势,为广东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和旅游强省加码赋能。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在于它(     
①能反作用于经济,直接推动经济发展
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宝贵的精神财富
③可以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④是推动南粤地区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近十年来,“国潮”在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当中产生了巨大的穿透力.不少国潮茶饮品牌选择从传统文化、国风主题中找寻能与品牌契合的元素,从品牌Logo、门店装修、产品包装和名称等方面,透露出浓浓的古风古典,再辅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予以呈现。通过一系列营销动作,消费者逐渐强化了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可,也对国潮茶饮品牌有了更多的共鸣。这说明(     
①优秀传统文化为国潮品牌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
②文化的真正价值和生命力在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优秀传统文化为国潮品牌发展提供了价值支撑
④“国潮”展现了中国元素在传统与现代碰撞中的巧妙结合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1-17更新 | 242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