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1 . 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2023年全国两会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重要时刻召开的盛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必须统筹好当前和长远,从发展战略高度和经济全局角度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以激活经营主体带动市场复苏,从而确保经济平稳好转和社会秩序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1.(多选)今年两会期间,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依法行使职权,共商国是。人大代表与人民的这种受托关系表明(     
A.人大代表享有广泛的法定职权B.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C.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D.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2.(多选)全国两会过后,各地相继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提振民营经济的发展信心,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健康发展。国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A.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B.有利于扩大就业、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巩固了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D.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的体现
3.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审议和批准《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全国人大行使最高(     
A.监督权B.决定权C.审议权
4.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有关专家指出,如果仅限于机构数量的简单加减,而没有相应的职能整合,结构调整,合起来的大部门实际运行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专家的提醒启示我们,本次机构改革(     
A.要把握好任何两个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
B.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起合理的主观联系
C.应注重事物内部结构优化,以求最大发展
5.发展中小微企业有利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下列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举措及其传导正确的是(     
A.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B.注重再分配调节→完善慈善褒奖制度→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结构
C.优化初次分配格局→健全工资保障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6.“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是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主要预期发展目标之一。某校高二班政治课进行了“晒晒我家收入”的展示活动,以下是小李家的收入情况:爷爷是退休教师,每月领取养老金7000元;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收入8000元;叔叔有一套房屋用于出租,每月可收入5000元。(从下面ABCD选填)
(1)爷爷的养老金属于_________
(2)爸爸工资收入属于_________;
(3)叔叔的收入属于_________
A.转移性收入B.财产性收入C.劳动性收入D.经营性收入
7.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并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作出专门部署。
主体活动
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形成科技创新合力推进联合攻关提供坚强保障。
全国人大人大常委会深入企业,科研院校征求意见,反映问题,推动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全国政协委员们围绕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等话题,各抒已见、建言献策。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科技强国创新发展如何体现我国政治制度优势。
2023-10-2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3月10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部署。

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点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机构职能优化和调整,根据改革方案,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等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强化了中央对上述领域的宏观管理职能;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组建国家数据局,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完善老龄工作体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方面,精减中央和国家机关人员编制。

材料二   河北省曲周县是典型的浅层咸水型盐渍化低产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地块分散,属传统小农经营,是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经营方式。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们走进河北曲周县乡村,面对面了解乡亲们的急难愁盼,决定在村里驻扎下来,靠近田间地头,扎根生产一线,帮乡亲们随时解决技术难题,由此成立了第一个科技小院。10余年间,中国农业大学先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通过科技小院,同学们从校舍走向村庄,走进田间,把所学所知施展在乡村振兴中让科技的翅膀助推农业发展,让科研成果在田间转化出实效。同学们通过亲身到社会实践中摸爬滚打,夯实了他们解决农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的本领,同时在生产劳动中体验到三农之艰,在与乡亲们同吃同住中体悟农民亲情,更加激发了他们知农爱农的情怀,科技小院成为我国乡村振兴人才的成长沃土。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是认识基础的知识,说明“科技小院”在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中的作用。
2023-10-29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3 . 国家机构改革是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某校高一(5)班通过收看2023年3月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实况,收集了以下材料:

◆问题成因

随着经济与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个别国家机构设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出现条块分割、部门利益、冗员繁多、相互推责、职责缺位等问题。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提交给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改革方案要求,国家组建国家数据局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出谋划策

该班学生受此启发,随即在当地以“机构改革,我有话说”开展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提交给当地政府作为机构改革的决策参考。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简析国家机构改革对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假如你是其中参与者之一,请设计一个调查研究方案提纲(要求:观点正确;层次分明;语言精练;90字以内)
2023-10-29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研究卷政治试题(一)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是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的过程,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编制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应当认真研究代表议案和建议,广泛征集意见,科学论证评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确定立法项目。本次立法法修改,下“放”了立法权,284个设区市将拥有地方立法权,这可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大量事务无法可依的情形,同时可以加快推进地方立法进程,倒逼地方政府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索世界的本质知识,分析立法法的修改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5 . 2023年3月11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新增如下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这些新增内容(       
A.是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大成果
B.进一步明确了协商民主等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多种渠道
C.有利于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履行法律赋予的参政权
D.有利于人民政协准确把握自身性质定位更好履行国家职能
2023-10-25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2023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传递民生、反映民意的桥梁,来自各地各行业的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把在基层和一线调研中倾听到的群众心声、发现的问题转化为建议、议案、提案,并提交大会,……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改革发展,人民群众关心什么,代表、委员就关注什么,人民群众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代表、委员就为解决哪些问题提出真知灼见。此次两会,国务院相关部门共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8721件、全国政协委员提案5865件,共采纳4100余条。

(1)请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的。

材料二   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问题。政府工作报告这样强调: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学生人均经费投入大幅增加。持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基本消除城镇大班额,推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但客观来看,事关教育公平的诸多难题仍有待进一步求解。

(2)如果你是人大代表,该怎样行使权利促进教育公平这一问题的解决?
7 . 2023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联袂召开。李克强总理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本届政府任期即将结束。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摘自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积极建言献策。这说明(     
A.两会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活力
B.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两会一同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D.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行使了审议权
2023-10-2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学情调查测试政治试题
8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大会秘书处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271件、建议8000多件,建议重点关注的方面主要有: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等。材料表明(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②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依法行使提案权
③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坚持对人民负责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作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部署,重点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这表明(       
A.国务院作为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应对全国人大负责
B.我国国家机构的运转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D.我国政府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了行政效能
10 . 2023年2月26日至28日,中共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2月28日,中共中央举行民主协商会,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等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通报情况,听取意见。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由此可见(     
①各民主党派通过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履行民主监督职能
②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探索
③全国人大拥有对《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最终决定权
④党是领导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18更新 | 25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