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2023年12月3日,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以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为主攻方向,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材料启示我们要(     
①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事物主要矛盾
②分清主流与支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促进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相互转化
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工作方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2023年9月,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它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是科技创新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     
①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推动生产力的局部优化
②由传统生产力孕育,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打破事物的平衡状态,实现生产力的渐进变化
④提升改造自然的能力,为社会发展创造新动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三农”道路。

材料一   2023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考察调研。柏桥村种植荔枝约6800亩,是荔枝生产专业村。柏桥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深挖荔枝历史文化底蕴、文化内涵,利用柏桥村文化广场大舞台,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培育文明乡风,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柏桥村根据本村自然条件和文化资源,打造村、企、农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圈,形成“农业重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的现代产业发展模式,引进“互联网+共享农业” 互动种养平台等新业态,打造观光旅游农业,荔枝加工产值超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柏桥村顺势而为,借势而进,以荔枝为引线推动荔枝产业化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建设、生态旅游有机融合与协调发展。村庄环境整治取得新成效,一改以往“脏、乱、差”形象。柏桥村正朝着中国式现代化村庄模式大步走去,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范本。

材料二   2023年是我国乡土文化发展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从“村晚”到“村超”再到“村 BA”,各种以农民为主体的乡土文化活动应运而生,成为适配农村新场景的文化新创造。乡土文化和互联网的双向奔赴使“村超”再到“村 BA”实现了破圈传播。接地气的文化内容使乡土文化重新焕发生命力,而这些乡土文化活动能在更大范围内被“看见”,还因为搭载了网络这一最时尚的媒介平台,才得以从现实中的“乡村一隅”走向网络里的 “社会全域”,并从整体上推动了乡土文化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柏桥村的实践对推进乡村振兴的启示。
(2)有人认为,搭载网络媒介平台是乡土文化走向“社会全域”的关键。结合材料二,运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
2023-12-20更新 | 34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协作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4 . 2023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搞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对得起中华民族的老祖宗,下要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所交代。对大自然我们要有敬畏感,要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这件事抓好,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观点是基于(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②坚持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群众路线
③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④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搞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对得起中华民族的老祖宗,下要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所交代。对大自然我们要有敬畏感,要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这件事抓好,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观点是基于(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④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19更新 | 636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