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习主席国内考察调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察,参观青年毛泽东主题展览,了解学院发展沿革和用好红色资源、坚持立德树人等情况。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红色资源薪火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多次强调,红色资源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地方,要把这一红色资源保护好运用好,强调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知识文化素养,更要上好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明德知耻,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高校扛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以红色资源铸魂育人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

【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1911年,青年毛泽东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求学。求学期间,除了在书本上读有字之书外,毛泽东还经常和同窗好友一起以“游学”方式去社会上研习“无字之书”。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立下了“探究‘大本大源’,实现以天下为己任、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志向,要用“大本大源”“宇宙之真理”去唤醒国民,挽救国家危亡。同时,他深受李大钊和陈独秀思想的影响,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而完成了青年学生到职业革命家、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真理即终身无志”,“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铮铮誓言生动体现了青年毛泽东对追求科学真理、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那份坚定。百余年来,无数革命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过火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道路上接力前行,不断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奇迹。

【广育新时代“大先生”】

广育新时代“大先生”,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心中先扎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之“根”,学生心中才可能结出立志报国之“果”。作为师范类院校,湖南一师一直非常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领学校教师自觉养成良好师德师风,争做“经师”与“人师”统一的“大先生”。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说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知识,说明毛泽东等革命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什么能不断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奇迹。
(3)根据上述材料,某同学认为“只要教师心中先扎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之‘根’,学生心中就能结出立志报国之‘果’”。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该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7日内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高三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2 . 在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项任务。自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开始,到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将新质生产力列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再到本次全国两会列入政府工作十项任务之一。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下列措施的作用路径正确的是(     
①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大要素投入力度→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②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科技攻关水平→掌握前沿科学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③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健康发展→用新兴产业替代传统产业→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④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实现原创成果突破→从源头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夯实科技自强根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高三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3 . 材料一   20237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材料二   20237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颠覆性技术随时可能出现,要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应如何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我国的积极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于心。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湖南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座谈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2019年4月,习近平在重庆考察时对乡亲们说,扶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2021年4月,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2023年12月,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久久为功,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民生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民族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共推出了1600多项改革方案,啃下不少硬骨头,其中很多都与民生领域相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满。

结合材料,运用党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满。
2024-04-2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12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进行调研。此次调研,习近平总书记专程赴来宾黄安村考察。该村充分运用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建成来宾首个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推广1.8米以上宽行距种植;从种植、施肥、喷药、收割等环节的全程机械化;紧盯用水关键点、环保硬要求,不断探索降本增效、绿色循环的甘蔗种植新路径。该村以上举措体现的哲理有(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符合村民意愿的联系
②立足关键部分,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好区位、资源优势
④重视系统优化,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0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河池市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6 . 2023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宁市某社区开展调研工作。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社区,近年来,该社区积极打造满足各族群众服务需求的社区党建综合体,提供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等便民服务;积极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周末家庭日”“民族公益课堂”等特色活动,增强社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上述做法(     
①有利于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意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民族社区社会治理共同体
③创新了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动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
④巩固少数民族地区自治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24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名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二模)政治试题
7 .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的词汇一新质生产力,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从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得到丰富的“新”,引申出深刻的“质”。新质生产力理念(     
①表明社会生产力决定社会存在和发展
②归根到底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③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首要的基本观点
④表明社会存在的变化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3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15日,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15日上午,习近平听取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对广西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习近平指出,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强产业的文章,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优势产业,集中优势资源,打造若干体现广西特色和优势、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带动力的支柱产业。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加强科教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力度。充分利用沿海沿江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产业体系绿色转型,发展壮大林业产业、文旅产业、养老产业、大健康产业,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要增强内外联动,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新布局,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把广西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积极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深化拓展与东盟国家在商贸、劳务、产业、科技、教育等领域合作,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1)结合材料,运用“推动高质量发展”知识回答,广西应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接力广西篇章,争做新青年”为主题,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每条字数不超过20字)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广西考察调研。在来宾市东糖凤凰有限公司考察时,总书记强调,我国糖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技术、采用新工艺,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通过辛勤劳动给千家万户送去“甜蜜”,为糖业发展作出新贡献;广西是我国蔗糖主产区,要把这一特色产业做成“桂字号”的致富“蜜”方,让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岁末年初,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做好市场供应、民生保障、精细化抓好安全生产,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

广西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落实工作,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甜蜜的幸福生活。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广西人民“甜蜜”生活的实现如何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24-01-1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题
10 .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形成新质生产力,应(       
①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②肯定新产业孕育的新动能
③加快淘汰传统产业的步伐④依靠大幅增加要素的投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14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仿真卷(一)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