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大国之抉择,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大国之交往,要有独立的立场和话语体系。

◆放眼世界,透视百年变局

执当今世界霸权之牛耳的美国,一直推动北约东扩。早在1997年,美国前驻苏联大使乔治·凯南曾警告,北约继续东扩将是整个后冷战时代美国政策中最致命的错误。但这份警告并没有引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充分重视和理性思考。近日,随着俄乌冲突正式拉开序幕,局势瞬息万变,引发了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剧烈动荡,大大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进程。

冲突发生后,美欧挥舞制裁大棒,并要求各国选边站队。部分国家积极响应美国,最终不得不应对俄罗斯反制裁的窘境。对此,我国明确表示,中方一向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一向站在和平、正义一边。我们始终认为,乌克兰问题有其复杂的历史经纬,各方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当得到尊重,应当彻底摒弃冷战思维,通过对话谈判寻求乌克兰及相关问题的全面解决,最终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


(1)“化解危局,唯有真正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结合材料,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角度,说明各国应作出怎样的正确抉择。

◆回望历史,汲取千年智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指导,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重要的思想渊源。

中国有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将传统文化精髓视为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也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的共鸣点,能够增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底蕴,为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奉献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


(2)“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们有充分的文化自信。”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加以阐明。
2022-04-28更新 | 5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2 . 材料一:我国许多古代文化遗产蕴藏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对后人仍有启示意义。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三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中国土司遗产”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增至48项,稳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土司遗产”包括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此次联合申报的土司遗址,是“土司”的行政与生活中心聚落遗存,是“土司制度”的珍贵物证,见证了古代中国对多族群聚居地区管理和多元文化保护的独特智慧,对全人类关注文化多样性保护及族群间的交流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材料二:继承文化遗产,更是浸润我们内心,形成健康的精神需求导向。某班学生以“诚信——人生的通行证”为主题开展课堂讨论,以启发学生们进行道德思考。两位同学的观点得到同学们的共鸣。
学生甲说: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
学生乙说:失去信用而赚的钱应该算在损失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关于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为两位同学观点提供的理论支撑。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是中国文化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华文化想结合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现象。多年来,我国茶叶对出口处于有名茶品种,却无名茶品牌的尴尬境地。提及西湖龙井、金骏眉、大红袍、安徽铁观音等名茶品种,可谓是美名在外;但闻起名茶品牌,国际上却是一片寂寥。原因在于,中国茶企相对发达国家的茶企生产规模小,出口的茶叶品种单一,多为大宗原料出口,科技创新含量低,文化推广力度有待加强,导致国际化的品牌少之又少。英国不产茶,但它有一个“立顿”,立顿红茶行销到全世界,靠的就是它的品牌在全球大行其道。如何让中国茶品牌追赶国际脚步,打造全球化的“明星效应”,这是中国茶企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3)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中国茶如何才能走向世界。
2016-11-26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武城县二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7年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进一步阐释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必须立足国情农情,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举全党和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推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观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结合材料一,从认识论角度,就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2点方法论建议。
材料二   按照十九大的要求,今后三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环境治理力度明显加大,环境状况得到改善,但生态环境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要抓住重点所在,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应紧盯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节能力度,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有效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3)结合材料二,用联系观的相关知识,就如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出方法论建议。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告诫全党要树立底线思维,多次用“木桶原理”警示全党既要善于补齐短板,更要注重加固底板。总书记的告诫和警示,其根本含义就在于,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更重要的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复兴进程曾多次被打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警示。古人讲,“天下之祸不生于逆,生于顺”。今天,我们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如果处理不好、处理不当都会对我国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冲击和干扰。“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我们必须有这样的底线思维,不断增强忧患意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充分做好防范和化解各种重大风险的各项准备。
(4)结合材料三,用“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有关知识,谈谈树立底线思维,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启示。
2018-02-24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考前模拟(二)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