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8.6%,互联网普及率达59.6%。在互联网裂变式发展的基础上,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的网络格局中,消息真真假假、观点孰是孰非,令人眩目,很难辨别。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张图、段视频经由全媒体几个小时就能形成爆发式传播,对舆论场造成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力,用好了造福国家和人民,用不好就可能带来难以预见的危害。我们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分析我们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为什么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知识,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并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如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3)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的网络格局中,我们青年学生应该如何做?
2019-05-09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陕西省宝鸡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2 . “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2023年9月,习近平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全面振兴东北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冷静分析制约东北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科学把握形势,发挥比较优势,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坚持问题导向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要以矛盾的普遍性为依据辨别事物
②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同等对待事物发展中的主次矛盾
③事物发展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矛盾,要紧密结合实际具体分析事物矛盾
④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着重解决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新闻舆论阵地没有真空,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去占领,就会被各种错误的思想舆论占领。对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要敢于举旗定向、发声定调;对错误思潮,要旗帜鲜明地辨析批驳,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根据材料,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①坚决抵制国外思想和文化的传播
②党应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③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④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力和公信力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12-07更新 | 159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杭州亚运会践行“绿色”办赛理念,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绿色答卷”。

筹备阶段,亚组委遵循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出台了绿色健康建筑设计原则,明确了亚运场馆节水、节能、节材等设计要求。彰显地方特色,打造“绿色建筑”,亚运场馆各显其能。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建立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地面鹅卵石下的雨水回收系统可将雨水变为喷泉用水、灌溉用水,每个月节约约1000吨水;德清体育中心在原有建筑屋顶加装了隔热和防眩帘幕,不仅减少了对运动员的光线干扰,还降低了场馆对阳光热量的吸收,节省了能耗;黄龙体育中心采用“移动反击式破碎站”技术,将建筑垃圾破碎并自动分类,以作为建筑原料循环利用。在绿色理念的引领下,亚运会场馆绿色践行取得了明显成效。

开幕式上,顺应传统朴素的自然观,通过科技赋能,为世界带来了借助三维动画、AR技术展现的绿色数字烟花;创新思维模式,采用“数实融合”的方式点燃主火炬。杭州亚运会传播了生态优先、低碳发展的理念,提高了人民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实现降碳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知识,说明亚运会场馆建设是如何践行“绿色”办赛理念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杭州绿色亚运的文化价值。
(3)作为首届碳中和赛事,杭州亚运会取得了巨大成功。有人认为,杭州亚运会实现了对以往亚运会的彻底否定。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辨析该观点。
2024-03-12更新 | 2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定力,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坚强意志、执著信念和道德操守。政治定力,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生活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关键词。增强政治定カ,是提升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所在。在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主要表现为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决与各种错误思想、错误行为作斗争,能够经受住各种政治考验;增强政治定力,除了加强理论学习,还需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在实践中反复锤炼。

材料二“君子慎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慎独是指一个人独处时仍能谨慎自律,严格要求自己。政治定力强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更能做到“慎独”,不会被各种不良现象所诱惑:注重“慎独”修养的人在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能更好保持政治定力。习近平同志在谈到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时候说:“党员干部都要努力做到慎独,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观知识,分析提高“政治定力”对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镇独”思想与提高政治定力之间的关系
(3)有人说“政治定力”就是“自我控制力”。如果要批驳此观点,请你列举理由。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词汇之变出自社会生活之变,词语之新源于时代发展之新。在语言要素中,词汇是最活跃、最具代表性和时代意义的要素之一。

2022年8月,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增补了近千条新词语,既有“共享经济”“刚需”“学霸”“慢生活”等新词,又有“见贤思齐”“文以载道”“首脩(xiū)”“举隅”“竹枝词”等此前未收录过的传统文化词语。有些原来释义区别性不十分准确的法律用语,像“扶养”“抚养”“赡养”这3个词语,便根据民法典修订了释义,更换了例句。增补、删除、修改、订正,无不展现着时代发展变化的步伐,呼应了当下社会生活的脉动。

辞书不仅记录当代社会生活,也事关语言规范。如今,学习使用工具书仍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专业辞书仍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在互联网的助推下,汉语迎来了一个相当活跃的时期,能否在流行中保持恒定的价值、能否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不仅是新词能否进入辞书的标准,更是这些新词生命力的体现。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和增补词汇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和增补词汇的认识。
(3)辞书的编撰出版对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我国文化教育水平、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厥(jué)功至伟。某班准备组织“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题的演讲活动,请你写一篇200字左右演讲稿。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河奔涌,九曲连环;万里黄河,气象万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2年10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黄河保护法,该法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将有法可依。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明确规定,要推动黄河文化体系建设,提高黄河文化影响力。组织指导黄河文化资源调查和认定,对文物古迹、古籍文献等重要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建档,建立黄河文化资源基础数据库,推动黄河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加强黄河流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文物和遗迹保护,建设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入挖掘黄河红色文化: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统筹利用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资源,综合运用调节手段,系统展示黄河文化。

“黄河宁,天下平。”裹泥卷沙、河道摆动、地上悬河等诸多问题,让黄河成为全世界泥沙含量最高、治理难度最大、水害严重的河流之一。制定黄河保护法正当其时,意义重大。它大大推进国家的“江河战略”法治化,是以法律形式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强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法治保障的迫切需要,是解决黄河流域特殊问题的现实需求。

(1)黄河文化体系建设有助于提高黄河文化影响力。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依据。
(3)黄河保护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保护的重要举措。某班开展“保护黄河,人人有责”普法宣传活动,请你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宣传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以内。
2023-05-17更新 | 236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镇安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