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请列出1条与上述漫画“变废为宝”蕴含的哲理相符的名言警句。
(2)阐释“变废为宝”所蕴含的矛盾观的相关原理,以及它给我们学习、生活的启示。
2023-05-0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我国的诗词、成语和古语中蕴含丰富的哲理。下列诗句、成语或古语与其所蕴含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问题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我国的诗词、成语和古语中蕴含丰富的哲理。下列诗句、成语或古语与其所蕴含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问题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引用苏洵、苏轼、苏辙三位文豪的名言名句。品读习近平引用过的“三苏”名句,其中与依法治国的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①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之——需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②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
③罚疑从去,所以慎刑——健全落实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④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维护公平正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04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列对名言名句从思维方法的角度所作的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A.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有决定性的影响
B.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但永远都存在尚未认识的事物
C.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D.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相知这种精神的力量可以缩短万里这种物质的距离
2022-08-10更新 | 161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邳州市炮车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荀子·论》中“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充分体现出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下列古语中与该名言所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山积而高,泽积而长B.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
C.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D.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2022-11-1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 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一书收集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其讲话、文章和谈话中所引用的中国古代名言名句。下列名言名句与理论对应正确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坚持依法治国
B.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C.得人之要,必广其途而储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价值观是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2022-03-1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政治试题
13-14高二上·江苏扬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这一名言警句启示我们要
A.对前途充满信心B.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C.重视量的积累D.不失时机促成飞跃
2016-11-26更新 | 70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苏省仪征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