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587 道试题
1 . 近代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笛卡尔同时也是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在古代演绎方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以数学为基础的演绎法:以唯理论(旧哲学认识论中的一派)为根据,从自明的直观公理出发,运用数学的逻辑演绎推出结论。这种方法和培根所提倡的实验归纳法结合起来,经过惠更斯和牛顿等人的综合运用,成为物理学的重要方法。材料表明(     
①哲学与具体科学揭示的都是最普遍的规律
②具体科学的发展以近代哲学的进步为基础
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④哲学对近代具体科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20更新 | 394次组卷 | 1卷引用: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因为逾期交房,被业主林某告上了仲裁庭。根据双方合同约定,开发商每逾期一天,须按房款的1‰支付业主违约金。然而,逾期3个多月,开发商仍未交房,按房款100万元算,违约金已经超过10万元。对开发商来说,一旦按约定的违约金支付的话,要面对几百户业主,违约金数额巨大承受不起;对业主来说,违约金过高面临调整,即使通过法院诉讼途径也不可能拿到这么多违约金。最终,仲裁庭作出仲裁,开发商支付给林某2万元违约金,并在一个月内办理好交房的相关手续。

假如事后林某觉得违约金太少,不想遵守,他是否可以要求仲裁庭或者法院重新审理该案?为什么?
2024-04-19更新 | 252次组卷 | 11卷引用:9.1认识调解与仲裁课时练
3 . 互联网时代的群众工作是党必须回答好的课题。如今,集干群沟通、群众监督、民主管理、政务点评、大数据分析于一体的领导留言板,涵盖党务、政务、服务的党建数字化平台,整合百姓呼声、问政政府等网上服务功能的平台,都使“互联网+党建”持续深入推进。这说明(     )
①中国共产党走在时代前列,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②能否通过互联网联系群众成为检验党的性质的试金石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履行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18更新 | 277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火”了。央视点评她“讲好了中国故事”,新华社发表短评《向世界呈现中国文化之美需要更多李子柒》。

出生在四川绵阳农村的90后李子柒,6岁丧父,后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14岁进城打工,8年后,得知奶奶病重,返回家乡守护奶奶。2016年初,李子柒开始制作生活短视频,展现田园诗般的农家生活,让城里人重温“家乡”的味道。2017年,李子柒被誉为年度“第一网红”。

李子柒的作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围绕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展开。她曾说“我自己一直很喜欢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个年轻人的责任,我义不容辞。”为此,她学习和掌握传统工艺,无论是桃花酒、琵琶酥等美食,还是文房四宝、缫丝、刺绣等工艺,都按照古法流程,一步步精心制作。

李子柒的作品跨越地域、超越语言,引发国内外观众广泛共鸣。外国网友评论:“她正在教我们认识我们所不了解的中国”“很想去中国看看”。

李子柒书写了从逆境走向成功的励志故事,运用联系多样性的原理分析说明。
2024-04-1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寄语新时代青年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2020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必须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积极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放眼神州大地,无数怀揣远大理想、深植家国情怀的青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脱贫攻坚战场,他们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和一往无前的执着,肩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正以昂扬奋进的姿态书写伟大时代的青春华章。

(1)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意识的相关知识,阐述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为什么必须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2)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其依据。
2024-04-1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6 . 2022年,河南卫视推出的《重阳奇妙游》引来各界好评,其中在舞蹈节目《云窟万象》中,以莫高庭、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中国四大石窟艺术为创作元素,通过女子群舞的形式展现经典石窟造像。具有冲击力的影像画面营造出美轮美奂的石窟艺术之美,让人如痴如醉。这表明(       
①舞蹈作品来源于创作者对石窟艺术造像的想像
②舞蹈作品能摆脱事物固有形态和属性的束缚
③舞蹈作品给观众的感受受主观认知的影响
④舞蹈作品充分发挥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劳动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足蒸著土气,背灼炎天光”……描述劳动场面,歌颂劳动者的名言佳句大量充斥于古代诗词歌赋中。劳动创造了生活,创造了历史,没有劳动,一切伟大梦想也就无从谈起。劳动文化以及其所蕴含的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伟大精神几千年来哺育了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

有人认为,在智能化时代,无需倡导劳动教育。这种观点在无形中向学生传递出不正确的价值观。劳动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来说,不仅意味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劳动精神的培育。从农耕社会“耕读传家久”的传统,到现代社会“劳动创造幸福”的箴言,时代在变,劳动的形式在变,但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具有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是学生的成长必修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全面发展的人。

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知识,批驳“在智能化时代,无需倡导劳动教育”这一观点。
2024-04-1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8 . 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化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要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这是因为(     
①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自实践,需要接受实践的反复检验
③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应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其与时代的本质联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17更新 | 400次组卷 | 1卷引用: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9 .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相传,端午节是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2020年端午夏夜,某学校举办“迎端午盼百年”活动。声情并茂的诗词散文演绎,制作龙舟、学包粽子、学做香囊、戴五彩绳等传统民俗互动,为端午节量身定制的一系列文化活动,让学生们体验了端午节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切的认知,坚定了文化自信,厚植了爱国情怀。近年来,该学校精心策划贯穿全年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推进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坚持把好方向、定好基调,深挖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努力做到价值引领和文化传承相融合、教育作用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1)有人认为:“中华传统节日只不过是原始信仰的体现,随着时代发展必然会淡化。”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学校重视庆祝民族节日的活动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试结合材料并运用哲学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请就如何更好地弘扬中华节日文化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024-04-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原名校2022年高三一轮复习检测联考卷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

时间1-2月1-3月1-6月1—7月
进出口总值(万亿元)4.126.5714.2417.16
较上年同期增长(%)-9.22-6.4-3.2-1.7
注:经季节调整后,6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1%;8月份进出口总值2.88万亿元,同比增长6%。另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占比稳步提升;民营企业进出口态势良好。

材料二   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仍然是稳中有忧。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使得世界贸易总额下降,中国商品的外部需求也随之下降。近期一些国家对中国实施的全面打压和遏制使得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对外经贸关系面临着新挑战。但是,只要中国坚持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构建好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落实稳外贸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开拓与东盟、欧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国家的经贸往来,中国就一定能够实现进出口的稳定增长,最终实现中国经济的行稳致远。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与企业该如何形成合力,实现中国经济的行稳致远。
2024-04-0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原名校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精英联赛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