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4 道试题
1 . “守正出奇”源自《孙子兵法》“凡战者,以正台,以奇胜”,指既按照常规发展,却又不固守常规,能突破思维、出奇制胜。从哲学角度看,“守正”与“出奇”的关系是(       
①“守正”与“出奇”是相互联结的,“出奇”寓于“守正”之中
②从“守正”到“出奇”,是一个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的过程
③“守正”是“出奇”的必要前提,“出奇”是“守正”的必然结果
④“守正”与“出奇”作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024-03-07更新 | 440次组卷 | 44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以来,红河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红河新实践。我州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现代工业企稳回升,旅游产业焕发活力,建设实力红河;推进教育振兴,人才引领驱动,强化教育科技人才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建设创新红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幸福红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狠抓问题整改,建设绿美红河;坚持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建设沿边开发开放示范区,建设活力红河。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中“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相关知识,分析红河新实践是如何推动红河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2024-01-1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的科学理论。随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构成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20234月开始,全党自上而下开展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此次主题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列举自己家乡的一个变化,并说出该变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联性。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并作重要讲话。浙江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锚定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推动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与活力;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快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画卷;把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持续推进山区海岛县(市、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开放平台的功能作用,以服务全国、放眼全球的视野谋划改革,不断提升贸易投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浙江省是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
2024-01-1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点应放在以下方面: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多领域,培育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力队伍;二是贯穿创新主线任务,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三是释放产业载体动能,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过程,也是主导产业、支柱产业迭代升级的过程。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以及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四是创新集聚效应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升级。鼓励国内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前沿科技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和新兴产业企业。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推进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推动先进技术、数据、高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
2024-01-15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蹄疾步稳,连续8年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第一。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国家出台政策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包括实施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政策,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和应用,加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2003年,比亚迪进军汽车行业。在当时以燃油车为主的市场发展阶段,比亚迪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广阔前景,加大了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2023年11月24日,比亚迪再创产销新纪录,成为全球首家实现6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这一里程碑的达成进一步证明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技术实力,进一步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有人认为,促进汽车企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在于政府。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024-01-15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云南省某地聚焦基层治理问题,以提升乡、村、网格治理能力为主线,全力固底板、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该地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力,构建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坚持抓党建与抓发展、抓治理融合推进,以高质量党建促发展、强治理、惠民生;努力提升条块统筹力,构建一体高效的运行体系,推进乡镇各社区网格改革;依托“城市大脑”,整合数据资源,提升民生保障力,构建一事通办的服务体系,建强“一网统管”平台,建立高效便捷的基层治理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提升治理战斗力,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基层治理队伍,树立重实干、重实践、重实绩鲜明导向;同时,该地提升发展凝聚力,构建一呼必应的动员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牵引力,把各方面力量有效组织起来、发动起来,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该地如何通过基层党建打开基层治理新局面。
2024-01-12更新 | 312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对教育家精神进行了高度凝练: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他鼓励全国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为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下列对弘扬教育家精神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继承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②适应了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
③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具体内涵            
④体现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要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08更新 | 1229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测评政治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响亮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时间上跨越了73年。“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胜利后党的建设和国家前途的冷静思考,是对“进京赶考”的积极心态和精神状态;“三个务必”是在我们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发出的响亮号召,是对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出的新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升华对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意义。
2023-07-1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航天事业始于“抬头问天”的浪漫,成于“低头干事”的实干。在中国共产党正确带领下,我国航天精神代代相传,航天梦不断助力中国梦。

2003年,是我国航天事业一大里程碑,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那一年云南保山施甸县的高二少年桂海潮的航天梦也被点燃,2005年桂海潮以第一志愿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桂海潮守护“梦想”的方式是整整9年一路从本科攻读完博士学位,继而赴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且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近20篇学术论文。2023年桂海潮与“梦想”的梦幻联动是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走杨利伟走过的路,飞杨利伟飞过的天。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航天人将继续弘扬航天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四个自信,为把我国建设成为航天强国而不懈奋斗。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以“弘扬航天精神,飞扬青春,铸就中国梦”为主题,撰写一篇演讲稿。(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