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风貌。秦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的商业、科技、政治、文化等都从广东登陆引进,丰富发展了岭南文化。近现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岭南文化更是以其独有的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等特质,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融汇升华,自成宗系,成为中华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

为宣传岭南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近年来,广东省以“文化海外行”为主题举办了一系列活动,通过故事分享、乐器演奏、非遗项目展示、美术家作品联展等国际通用的“艺术语言”描绘“美美与共”的多彩画卷。近五年,广东共派出22批舞狮、武术、粤菜、中医等特色文化团赴五大洲22个国家演出交流;同时,依托海外华人华侨社团机构,设立了10多个“广东书屋”,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的发展成就,展现中国追求开放、包容、和谐的特征,培训海外华文师资和华校管理人才1000多人,让海外的华人华侨甚至外国人分享岭南故事,把岭南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岭南文化正在从“走出去”开始迈向“走进去”。

(1)有人认为,岭南文化发展历程表明,文化交流就是一个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岭南文化是如何实现从“走出去”迈向“走进去”的。
(3)在文化海外行活动中,广东省政府拟向海外观众推介来自广东的非遗项目,请你为此提两条建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连续五年来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湿地保护法,修改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并开展相关执法检查。2023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委员们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治理、生态修复与补偿等方面提出较多建设性意见建议。

材料二   著名作家王蒙说:“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中国人历来重视阅读,书籍对于人,对于社会,对于国家,都是进步的阶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从读书开始。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尊崇书香门第。譬如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更有孙康映雪、车胤囊萤、李密挂角等等,不胜枚举。可以说书香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而当今社会,读书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却日渐成为一种奢望。远离了阅读,就远离了与思想的对话。很多好的思想和观念就无法入心、入脑,内化为能量。可以说,一个缺乏阅读精神和书香气息的社会,是功利、浮躁的社会,也是缺乏创新和活力的社会。“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建设书香社会”。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用好氛围为书香社会添活力,让书香为社会存正气,为发展增底蕴,为时代聚精神。


(1)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优势。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作用”的角度谈谈我国政府倡导“建设书香社会”的理由。
(3)请你为构建“建设书香社会”提出两个合理化建议。要求符合主题,每条建议字数不超过20个字。
2023-12-0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文综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2年与2022年我国服务贸易比较图

注:2012-2022 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在世界服务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由5.4%提高至 7.1%, 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二位。

材料二   服务产品包括商业服务、通信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等内容,具有能耗少、污染小、附加值高等特点,已跃升为国际经贸的竞争重点。近年来,虽然疫情对传统服务贸易造成冲击,但是也催生了远程服务、非接触经济等快速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成为发展的新动能。据商务部预测,2025年,我国可数字化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将超过4000亿美元,在服务贸易总额中的占比约为50%。未来,我国将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服务贸易深度融合,推进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服务贸易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慧物流、线上支付、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数字金融与保险、智能体育等服务业。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分析我国推进服务贸易数字化的重要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韩超是中国海油的一名深海水下机器人领航员,工作地点就是茫茫大海。在高楼大厦拔地起、跨海大桥跃天堑的时候,韩超和同事做的事情是在“深海建高楼”。他带领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水下机器人团队操控着“钢铁侠”,完成了我国首条1500米海底管线铺设、全球首座10万吨级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超深水锚链系泊等海上安装工程。

在他之前,中国没有人能够操控水下机器人,“全是外国人在指挥和操控”。22岁就登上甲板的韩超决心争一口气。他埋头钻研苦练,一年300多天在海上,终于在31岁那年通过考试,成为我国第一名持国际资质证书的水下机器人总监,在当时是全球同行中最年轻的一位。他觉得自己很幸运,“好像一直被一种强大的力量推动着往前走”。“蓝图画好了,我们就去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知识,阐述韩超的奋斗故事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启示。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决定了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论断,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从1951年开始,我国编制实施14个五年规划(计划),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和“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列举的十个重要理念: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分别来自《礼记·礼运》《论语·五子之歌》《论语·为政》等传统经典。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待传统文化的过程经历了“否定—改造—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传承创新”的转变。近代以来,在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下,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现代化的严重障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受五四新文化精神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排斥居于主导地位;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转变,认为要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化相融相通、协力共进。


(1)结合材料并运用实践是认识基础的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正确之路。
(2)中国式现代化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予以说明。
(3)班级将召开“新时代与新青年”主题班会。请你写出两条发言提纲。
6 . 2022年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疲软,欧美经济增长出现负值,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的压力大。2022年9月,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表示了对全球经济重现20世纪80年代滞胀的担忧。(注:滞胀在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失业及通货膨胀同时持续高涨的经济现象。)为此,2022年以来,美联储已五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到300个基点,创下自1981年以来的最大密集加息幅度。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欧美经济出现衰退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
②滞胀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
③资本主义经济衰退问题的解决最终依赖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
④美联储加息会冲击新兴市场国家币值稳定,增加全球经济风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4-30更新 | 3934次组卷 | 26卷引用:青海省湟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3年春节前夕,云南斗南花卉市场供货量增加,进货商和顾客逐步增多,花卉市场持续回暖。1月12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周花材价格涨势喜人,单头玫瑰中,幻紫、艾莎、卡布奇诺等新品种最高价达到每枝5元至6.3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下列能够正确反映这一经济现象的图示(P代表价格,Q代表数量,S、D分别代表供给和需求)是(     
A.B.C.D.
2023-04-11更新 | 547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适应性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加强乡村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走进河南大地,一枚校闪亮的党徽,在乡村振兴一线闪耀。鄢陵县按照河南省委关于“五星”支部创建部署要求,把创建工作作为县镇村三级书记党建项目,开展“创星夺旗·全域晋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在村创“五星”支部,乡镇夺“红旗”党委,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灵宝市尹庄镇,组建党员便民服务小分队,定期开展上门服务,解决偏远村组群众及留守老人办事难等问题。巩义市鲁庄镇开展“深化基层治理大走访”活动,镇党政班子成员、各村支书走访群众,收集化解问题矛盾,了解群众所需所盼,确保我们的基层干部沿着正确的方向带领农民群众全力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滑县探索党建引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新模式,凝聚乡村各类优委人才,通过问需、问计、问效等方式,让群众说事议事、干群合力干事,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逐步构建了党建引领、干群同心、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河南省是如何以“党建+”激发乡村治理活力的。

9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过去这十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更加相得益彰;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1)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哪些中国特色。
(2)学校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讲活动,需选拔学生宣讲员,请你以“奋进新征程,勇担新使命”为主题,写一份宣讲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正确,逻辑清晰。②学科语言使用准确、规范。③字数在150个左右。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90多年前,井冈山茅坪八角楼,借着一盏油灯的微光,毛泽东同志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在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星星之火,也点亮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之光。

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精神之光,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指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挑粮的小道,八角楼的灯光,黄洋界的炮声……抚今追昔,一个个铭刻在历史上的印记,愈发熠熠生辉,震撼人心、砥砺前行。在社交平台上,许多网民纪念那段峥嵘的井冈岁月,写下对历史的告白,坚定对井冈山精神传承的信念。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阐述为什么革命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何意义。
(3)某班学习园地就如何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进行学习探究,请你列出两个发言要点。
2022-12-15更新 | 557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