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26 道试题

1 .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强

“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览胜,“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一个个饱含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传承的任务,一次次展示中国航天勇攀科技高峰的探索成就,展现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1.2021年10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的载人飞船是(     
A.神舟十号B.神舟十一号C.神舟十二号D.神舟十三号
2.从2000年10月第一颗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到今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完成部署,20年来,44次发射,中国先后将4颗北斗试验卫星,55颗北斗二号、三号组网卫星送入太空。这是航天央企人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实现新中国跨越式发展的又一壮举……中央企业科技创新项目捷报频传,为我国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了基础。材料表明(     
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B.国有经济对发展重要行业至关重要
C.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D.央企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3.(多选)外层空间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探索宇宙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中国不仅追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也始终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理念。这主要体现的是我国在探索宇宙过程中坚持的新发展理念是(     
A.创新B.绿色C.开放D.共享
4.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引领的。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解决发展中面临的诸如创新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将下列内容进行正确连线。
新发展理念注重解决的问题
①创新A发展不平衡问题
②协调B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绿色C发展动力问题
④开放D社会公平正义
⑤共享E发展内外联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技创新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小何同学在国家统计网上了解到以下数据(见图)。

(1)从上图中你可以获得怎样的结论?依据是什么?
_____

小何又查阅了近些年我国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数(见图2)和全国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见图3)的相关数据。



(2)根据以上图1、图2和图3,小何预测我国必将建成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运用所学内容说明小何作出此预测的理由。
_____
2024-01-1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考试政治试卷

2 . 材料一   马克思恩格斯曾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一般特征作过科学预测和设想,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和“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并赋予其鲜明中国特色。

材料二   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材料三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展现出坚定的政治决心,采取了及时有力的举措,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中国航天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都是依托简单的情景,考察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并且能够做出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0):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1--13):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如何体现“四个自信”的?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什么?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3.阐述在4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哪些重要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行了怎样的理论探索?取得了什么理论成果?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
5.有人认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知识,对这一说法,谈谈你的见解。
6.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作用。
7.结合我国战疫实际,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知识,谈谈在严峻形势下中国交出满意答卷的原因。
8.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知识,阐明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9.为什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0.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11.某位同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请你续写完成该论文。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能够承接上面内容;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引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胜利,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切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的,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切雄辩地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2.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华自信”中任选一角度,论证“2023年中国经济必然稳中向好”。要求:①围绕主题,自拟标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13.请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围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这一主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鲜明;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3-09-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3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长目标是5%左右。这是客观分析、理性思考、战略谋划的结果,是站在全球高度、立足全球视野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务实、可靠、理性,不盲目、不保守、不冲动,是充分考虑国际环境变化、体现中国经济特点、符合中国经济实际、满足中国居民就业需要后确定的。从唯物论角度看,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长目标的制定(     
①坚持了世界的物质性,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表现
②表明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③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④表明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在山东济南,“党员先锋车”活动自2001年开展以来,已经成为泉城出租车行业的“招牌”。近年来,济南市多部门联合推动“党员先锋车”从巡游出租车拓展到网约车、公交车、大货车,“党员亮身份”一直延伸到全市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以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推动服务提质、工作提效、发展提速。此类活动的开展(     )
①是党的先进性在实践中直接而具体的体现
②说明党的纯洁性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
③表明党的领导是激发行业发展活力的重要保证
④是践行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的正确选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在改革中彰显制度优势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这奇迹的创造,离不开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也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1.请在编号处选填相应的选项(请将答案按照题号填涂在选择题部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历史的重要关头,中国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A.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B.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C.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D.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4)_______
2.小王同学准备拍摄一部反映我国农村改革初期的微视频。在他构思的镜头中,合理的是(     
A.外景:村委会门口悬挂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红色横幅
B.内景:村民挤在村委会观看“中国加入WTO"的新闻纪录片
C.近景:村民老刘听说“乡村建设行动”即将启动,笑得合不上嘴
D.特写: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红手印的图片
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     
A.社会主义革命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
4.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推动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以下观点不符合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的是(     
A.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B.中国从贫穷落后到基本实现现代化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D.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
5.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要看这个国家面临什么样的历史课题,需要完成什么样的历史任务。这句话启示我们(     
A.一国的发展道路要立足这个国家的基本国情
B.一国发展道路的错误必将导致国家性质的改变
C.一国面临的历史课题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发展道路
D.一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这个国家所处的历史阶段
6.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风景这边独好”。我们自信“风景这边独好”的理由是(     
A.找到了适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了道路自信
B.形成了指导党和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理论,树立了文化自信
C.在党的领导下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高度的理论自信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
7.某地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正在逐步完成从“确权到人”到“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入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这一做法表明(     
A.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C.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D.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8.某学校高一年级举办“坚定自信,实现中国梦”主题团队会,并且组织师生到当地的党史馆展厅参观。在这里,同学们看到了这样一组资料:毛泽东——开国大典上的讲话;邓小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习近平——描绘绿色中国梦,与人民共守“绿水青山”。这组资料反映的主题是(     
A.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
B.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D.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9.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在疫情面前,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事,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抗疫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②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
④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决定道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6 . 下图是反映1929年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图片。


工人失业



(1)请结合图片信息并运用“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相关知识分析图片表明美国出现了什么情况?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2)分析美国出现这种现象的基本特征以及原因。
2021-11-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进贤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下图是反映1929年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图片。


(1)请结合图片信息并运用“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相关知识分析图片表明美国出现了什么情况?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2)分析美国出现这种现象的基本特征以及原因。

8 . 近几个月,猪肉价格暴涨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9月的猪肉价格上涨近70%!每头猪的利润高达1500元/头。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在非洲猪瘟疫情等影响下,无数猪农强忍泪水,将自己辛苦喂养的猪亲自坑杀、焚烧、活埋。与此同时,我国猪肉价格自2019年春节后快速上涨。材料
①表明生产条件决定商品价格
②是典型的“物以稀为贵”的表现
③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体现
④说明商品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为保持猪肉价格基本稳定,中国政府可能采取的有效解决措施是
①向市场投放大量的储备冻猪肉
②对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给予补助
③扩大种猪的繁殖和生产规模
④适当减少猪肉的购买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面对此次猪肉价格的疯涨,专家分析“今年之前,猪肉价格一直低位徘徊,很多养殖户觉得养猪亏钱,就转到其他农产品上了。同时,生猪养殖成本的不断上升,也推高了猪肉的价格。”材料表明
①价值是价格的直接影响因素
②价格调节产量
③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④利润是猪农经营的直接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9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69.3%,牛肉、羊肉、鸡肉、鸭肉、鸡蛋价格同比上涨9.4%~18.8%。关于以上数据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牛肉价格的上涨导致消费者对牛肉的需求量急剧减少
②猪肉和羊肉价格的同步增长是因为两者是互补商品
③鸡蛋价格的攀升会刺激部分的养鸡户扩大生产规模
④猪肉、鸭肉等价格不会一直上涨,总会回落、趋稳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9 . 我国是诗歌之邦,有着极为丰富的诗歌遗产,诗歌作为文学基本样式之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1.《诗经》中曾描述过奴隶们的穿着情况:“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其意为冬月北风叫得尖,腊月寒气填,粗布衣裳无一件,怎样挨过年?下列对奴隶社会生产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奴隶不能得到任何生活资料                    
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
③奴隶主占有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             
④阶级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节选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杜陵叟》。下列对诗歌中所呈现的社会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①“岁种薄田一顷余”说明农民占有一小部分生产资料
②“急敛暴征求考课”表明农民上交全部劳动成果
③“典桑卖地纳官租”反映农民受到君主专制压迫
④“明年衣食将何如”意味农民对地主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2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军粮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
10 . 山东大学联合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根据我国航天带回的月球样品特点和探月工程探测数据,成功绘制出比例尺为1:250万的月球全月岩石类型分布图。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知名期刊《科学通报》上。这(     
①反映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体现尊重客观实际是规律起作用的前提
③表明意识反映客观事物离不开特定条件
④说明正确意识凌驾于反映对象之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