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议题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情境分析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一个人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它与形象思维能力截然不同,逻辑思维是一种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如今我们处于网络发达的时代,每个人每天都会通过网络获得大量丰富的信息,有的人年龄很大,阅历不少,甚至教育程度能达到大学亦或更高的程度,却依然没有分析与判断的能力,面对信息无法断定其真伪。一些人被各种迷信或谣言信息所左右,甚至有些人由于无法甄别信息而被骗财骗色……大学生学费被骗的新闻就出了不少,还有大学教授被骗千万元,某某明星被骗……正是由于很多人对信息没有思考、推理、质疑以及应对的能力,悲剧才不断发生。反观我们的孩子往往沉浸在类似抖音、快手各种无厘头的玩笑和逗乐中,对很多信息没有辨别、质疑、推理的能力,极有可能再酿悲剧。反思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实缺失了一个非常重要部分:逻辑思维训练。

逻辑学看似冷门,但事实上,逻辑学的应用之广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然而很多人对于“逻辑”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这导致他们难以分辨出常见的逻辑谬误,进而影响他们在生活中的决策和判断。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系统学习关于逻辑学的知识,并将它们应用到生活中


思维碰撞
(1)什么是广义逻辑学和狭义逻辑学,二者关系如何?
(2)什么是论证?什么是论辩?形式逻辑与论证、论辩有何联系?
2021-10-23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2019选择性必修3导学案:2.1“逻辑”的多种含义
主观题-简答题 | 较易(0.85) |

2 . 李某从甲地乘车去乙地,但车到中途车主便以车坏了为由而让李某下车,李某被扔在半路并且车主不肯退还车费。李某气愤之余,向人民法院起诉车主并且要求赔偿损失,但李某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1)(解析与论证·科学精神)案例中的李某应该需要什么样的证据?谁担当举证责任?
(2)(辨析与评价·法治意识)李某为什么会败诉?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3 . 话合作谋发展,“一带一路”创辉煌;同呼吸共命运,历史车轮不可挡。

材料一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已与15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截至2022年8月底,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约12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创造就业岗位超过34万个。

材料二   金港高速是“一带一路”倡议与柬埔寨“四角战略”成功对接的范例。中国技术、经验帮助柬埔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给当地百姓带来出行便利。包括柬埔寨在内的沿线国家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中国是真朋友。

材料三   截至12月14日,美国已在2022年七次加息,利用美元霸权对外输出通货膨胀,使深度依赖美元借贷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家的资产流向美国。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宣称,中国打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旗号,凭借经济实力上的优势支配他国,掠夺他国财富,搞经济霸权。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一观点加以驳斥。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2023-01-11更新 | 6143次组卷 | 25卷引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学案
4 . 观点辨析:有同学认为:科学思维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如何评价这一观点?
5 . 下列关于思维聚合的过程的特征,分析正确的是(     
A.逻辑思维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这需要多种逻辑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不能出现错误,这体现了聚合思维过程的严谨性
B.聚合思维思路的归一性就是要把一个设想设计成最优方案,一切思维活动都围绕这个轴心来进行
C.聚合思维所得出的最优方案,是通过逻辑上的可能性和实践上的可行性的评价、论证得出的
D.聚合思维过程的严谨性、思路的归一性、结论的可论证性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结论的可论证性
2023-05-14更新 | 144次组卷 | 4卷引用:12.1课前预习

6 . 1991年,苏联解体,庞大的“红色帝国”土崩瓦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


[探究]
(1)伴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将会与社会主义共存,甚至可能代替社会主义。请结合情境评价这一观点。
(2)结合情境,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何意义和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