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特别是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古老的中医药一直是开放包容的体系。如今许多患者看中医,往往会拿着B超、CT等体检报告。在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的前提下,“能中会西”几乎成为当代中医医师能力素养的“标配”。中医药振兴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盘布局、系统谋划、多方参与,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比如,八角价格低廉,即使是提取葬草酸原料,每公斤售价也不高。国外药企推出的抗病毒药物“达菲”,以八角提取物为原料,每公斤售价翻了很多倍。因此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内中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离不开数字化赋能。研发中医数字化辅助诊断装备,开创中医数字化路径,有利于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材料二   这几年,不少地方的中小学开设了中医药课程,学生们得以初步了解中医药知识、接触中医药文化。可以说,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是普及中医药文化、培养潜在中医药人才的可行途径。提高中医药的社会认可度,科学有效地培养好中医药人才任重道远,应立足发展规律和时代需要,从眼下抓起,从青少年抓起。一位中医教授深有体会地说,中医药人才培养,也是在年轻人中寻找“有缘人”的过程。


(1)阅读材料一,运用“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如何实现我国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
(2)结合材料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就“中医药进课堂”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150字左右。
2023-12-14更新 | 340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算力”主要包括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算算力以及边缘算力。目前,我国算力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在数字政府、工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021年,我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1.5万亿元,关联产业规模超过8万亿元,算力产业支柱作用越发凸显。小到生活中的每一次人脸识别、视频播放,大到引力波发现、地质勘探、高端制造,都能通过数据“算”出来。自动识别红绿灯,自动选择最优车道、上下匝道,变道自动紧急避让,这些都离不开算力。随着超算与云计算、大数据、AI的融合创新,“算力经济”已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经济增长的下一个风口。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算力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材料二   在2021年全球的算力分布中,中国占27%。在基础算力、智能算力、超算算力三种算力中,中国分别占全球的27%、26%和20%。但是,由于我国缺乏高端芯片的制造能力和操作系统的完整生态,我国“算力”的根基并不牢固。

近几年来,上海加大对核心科技产业的扶持,在集成电路领域,对光刻机、刻蚀机等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2022年9月,上海相关企业已经实现了芯片14nm先进工艺规模量产,90nm光刻机5nm刻蚀机、12英寸大硅片、国产CPU以及5G芯片等也都实现了突破。2022年10月,上海实施的《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是继《上海市数据条例》后,上海出台的第二部数字经济领域地方法规,在人工智能资产评估方面,沿袭了后者中数据资产评估的思路,算法模型和算力资源的交易流通等也借鉴了数据交易与流通的规定。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简要阐述上海打牢“算力”根基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三   数字时代正在召唤一张高效率的“算力网”。“东数西算”把东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使数据要素跨域流动。



(3)请你从打造“高效率的“算力网””的角度写一份未来畅想。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个左右。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以来,欧盟整体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欧盟多国通胀率居高不下,能源危机日益严峻,民生压力与日俱增,老百姓怨言增多。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政局因此进入动荡不安的状态。

与欧美相反,国内的总体形势处于稳定发展的健康状态。中央财经委员会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践出发,研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完善城市化战略、调整优化科技投入和产出结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凝聚各方面的力量,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我国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和谐稳定。2022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2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了2.5%,整体物价稳定,商品供应稳定。虽然疫情输入一直有,个别地区出现疫情反弹的情况,但从整个国家的情况来看,仍然是整体可控。2022年,“这边风景独好”。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为何“这边风景独好”。
(2)请以“这边风景独好”为主题,从我国的制度优势角度撰写一篇微时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大革命、土地革命,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革命斗争全过程,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

广东A市拥有红色资源400多处,“十三五”期间,市红色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145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9.4亿元。红色旅游景区直接吸纳就业人员4500余人,带动7000余名村民增收。但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很不平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重要革命遗址由于保护不善濒临灭失。革命旧址年代久远,且数量多,分布广,保护管理工作存在诸多困难,面临严峻形势。红色资源更需活态保护,只有“活”起来,才能一直“火”下去。

广东省财政从2019年起连续5年统筹安排85亿元,同时引导发动社会资本多元化投入,支持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扩大保护范围。


(1)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如何处理A市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2)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以“深耕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2022-12-03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某校政治兴趣小组的同学以“良法与善治”为主题展开了研究性学习,获得了下列信息: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在论及治国不可无法的同时,分析了法有良法与恶法之分。宋人王安石说:“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梁启超还论证了立法之善与不善所得到的不同效果,他说:“立法善者,中人之性可以贤,中人之才可以智,不善者反是。”
善法定是利民、惠民之法。商鞅说:“法者,所以爱民也。”商鞅变法之所以获得成功,就在于他所推行的“开阡陌封疆”的土地立法,重农抑商的经济立法,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的军事立法,推行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社会立法等,得到了民的支持。
法因实际需要而制定,又根据实际的变动而删修,这就是法律循变协时的发展轨迹。晚清国势衰微,民族危机深重,变法之声遂日隆,论者皆带有新的时代烙印。康有为为变法维新而大声疾呼:“圣人之为治法也,随时而变义,时移而法亦移。”
请以“良法方能善治”为题撰写哲学小论文。
要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紧扣主题,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