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智慧法院是人民法院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系统,支持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实现公正司法的运行形态。如今,人民法院已建成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构建了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跨域立案、在线调解、电子送达……一系列便民司法举措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实现了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阐述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对于公正司法的作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

1988年6月,习近平同志一上任宁德地委书记就深入全区九县和浙南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文稿《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

1988年12月20日,宁德首次举办“地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活动,习近平同志同群众面对面,受理问题86件,当场答复解决12件,其余的要求相关部门一个月内处理完毕。

1989年7月19 日,习近平同志来到省定贫困乡——寿宁县下党乡现场办公,决定支持下党乡水电建设资金40多万元,尽快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1989 年10月,习近平同志到范坑老区特困乡和群众促膝谈心,宣讲党的农村政策、扶贫政策,打消了群众担心政策会变的疑虑。

30多年来,“四下基层”在宁德传承不断,形成风气,闽东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四下基层”还逐渐扎根八闽、推向全国。如今,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四下基层”正被不断学习推广、深化运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党员干部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的重要意义。
2024-05-16更新 | 367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B卷
3 . 2023年8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围绕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等问题提出询问。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这体现了(     
①国务院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②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依法认真履行质询权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审议权监督国家机关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推进政府工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     
①能够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②关键是要转换发展模式,拓宽居民增收渠道
③能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④要完善强化竞争基础地位的市场运行机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2024年,我国多地通过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的支持政策,充分推动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实现以产引才的目标。如成都利用现有资源,围绕重点打造的智能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产业链,组织相关企业参加人才招引活动。“以产引才”有利于(     
①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合理匹配,实现高质量就业
②推动社会分工细化,让人才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③让产业链赋能人才链,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
④引导劳动者根据自己的专长和条件实现自主就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GDP在全球仅有1.8%的占比,到如今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也映照着中华民族拼搏进取、海纳百川的奋斗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不断书写改革开放新的历史篇章。这是基于(     
①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关键期
③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社会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与之前的“旧生产力理论”划清了界限,《共产党宣言》也由此成为全世界无产者共同的政治纲领。这佐证了《共产党宣言》(     
①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②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③看到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                       
④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6月2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向四川A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A公司)核发“小龙坎”商标注册证(“小龙坎”已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同年9月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向四川成都B商务信息咨询公司(简称B公司)核发“巴人小龙坎”商标注册证。

C小龙坎火锅店(简称C火锅店)于2023年底成立,经B公司授权,允许本店使用“巴人小龙坎”标识。但在经营过程中,C火锅店在店招、餐具、菜单、室内装潢等物品上突出使用的却是A公司的“小龙坎”注册商标。同时,C火锅店将A公司“小龙坎火锅”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以及曾获荣誉等商业宣传直接用于自己的火锅产品宣传。A公司就此诉至法院,要求C火锅店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评析本案中C火锅店的做法。
9 .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突出强调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二个结合”的重大论断(     
①表明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
②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③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命任务
④是我们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西墙峪村是远近闻名的抗日堡垒村,曾是山东纵队指挥机关、鲁中军区司令部所在地。该村立足红色优势,实施“红色记忆”工程,建设了红色记忆馆,打造以研学为主的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记忆馆开馆不到一年就接待了学员、游客6万余人次。该村的旅游环境有了起色后,又引入了专业旅游公司进行运营,借助市场手段扩大影响

“借助公司这个平台,我们可以把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像小米、蜂蜜、鸡蛋等,做成伴手礼销售出去,会比自己卖收入高一些。”该村村民王某介绍,过去西墙峪村的村民大多靠种植生姜、芋头等农作物为生,“现在已经有30多名群众到这个公司去打工,平均工资在3500元”。

为走好“红十绿”发展路线,该村建设亲水平台、木栈道、景观水面水坝,盘活闲置宅基地。据了解,西墙峪村目前已发展农家乐8家、精品民宿12套、旅游商品经营平台1处。2022年西墙峪村实现村集体收入3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

有人认为,西墙峪村成功的原因在于其拥有红色资源。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