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城市更新工作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对于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和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重要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2023年以来,各地纷纷因地制宜,陆续出台城市更新政策法规,探索富有城市特色的实施方案。例如,《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和《兰州市城市更新办法》相继施行,为当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要求统筹推动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活力街区打造、城市生态修复、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传承、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城市更新工作。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实施各类城市更新项目约6.6万个。其中,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惠及882万户居民。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应如何做好城市更新工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
2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下列举措能正确反映其内在联系的是(     
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①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优化资金供给结构→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②实施定向降准→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③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拓宽融资渠道
④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减轻实体经济负担→增强实体经济竞争力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这表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
③立足关键部分,统筹兼顾,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④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漫画《政绩》讽刺了一种社会现象,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②分析解决矛盾应树立创新意识,敢想敢干
③坚定理想信念,在劳动和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民间社火在汉代被称为“百戏”,到宋代被叫作“社火”。受各地不同环境的影响,民间社火形式多样、五花八门,如扭秧歌、踩高跷、舞狮子、拉花,等等。社火蕴含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社火走向邻里、社区和社会,传统文化艺术被注入了新的生机。这体现了(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不可改变
④传统文化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近年来,某市不断健全和落实乡村治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探索形成了“党建引领、需求引导,党建网、治理网、服务网‘三网融合’,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双引双融”乡村治理路径,推动组织扎根、资源下沉、服务进门、幸福提升,不断筑牢乡村振兴善治基石。上述举措(     
①旨在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②不断夯实制度基础,创新了基层自治组织形式
③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
④有利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殷墟是我国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这里出土的以甲骨文、青铜器等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全面、系统地展现出三千多年前中国商代都城的风貌,为这一人类文明史上重要历史阶段的存在提供了坚实证据。2024年2月26日,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青铜器、陶器、甲骨、玉器等近4000件套文物集中公开展示,展陈文物数量之庞大、类型之齐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

作为遗址博物馆、考古博物馆,殷墟博物馆通过整体展示遗迹和一个遗迹出土的所有文物能够更好诠释商文明。据介绍,殷墟博物馆新馆展陈聚焦商文明主题,设有3个基本陈列、4个专题展览和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这些部分既独立成篇,又浑然一体。同时,作为一座考古博物馆,新馆展陈不再是单个文物的展示,更多的是成组器物的全方位呈现。无论是妇好墓的铜爵,还是从亚址墓、马危墓等出土的器物,都是成组地与观众见面,让人更好感受殷商文明的全貌。

殷墟是中国考古学的摇篮,也是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1928年,中国考古者在洹河沿岸铲起第一锹土。1961年3月,国务院将殷墟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甲骨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90多年过去了,经过几代考古人持续不断的发掘研究,沉睡三千载的商文明走入公众视野。如今,殷墟已成为中国考古发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随着殷墟博物馆新馆的落成,殷墟考古和商文明研究成果实现一次系统梳理和有力呈现,殷墟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也迎来了新起点。

(1)殷墟博物馆新馆能让人更好感受股商文明的全貌。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殷墟博物馆新馆落成对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的作用。
(3)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私家车开始大规模进入千家万户。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型交通工具,拥有低污染、高效能等特点,被誉为促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出行的主要手段,也被视为未来汽车产业的趋势。在“十四五”规划中,新能源汽车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乘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春风”,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国快速发展,成为强劲的经济增长点。2021年,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品质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海外市场上的“香饽饽”,2023年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成为拉动汽车产销量增长的重要力量。国务院会议提出,我国将从推动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方面,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壮大的驱动因素。
9 . 2024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要求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党史基本内容、党的历史结论、党的历史经验、伟大建党精神贯通起来,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做好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党史观,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在于(     
①继承革命传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发挥先进文化作用,用党的历史教育人、启迪人、感化人、鼓舞人
③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修养
④推动全党全社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一年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担当作为,在确保立法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立法工作步伐。截至2024年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8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1件,交出了极不平凡的“立法答卷”。这表明(     
①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立法机关,依法行使立法权
③“三者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