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2023年9月,习近平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全面振兴东北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冷静分析制约东北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科学把握形势,发挥比较优势,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坚持问题导向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要以矛盾的普遍性为依据辨别事物
②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同等对待事物发展中的主次矛盾
③事物发展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矛盾,要紧密结合实际具体分析事物矛盾
④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着重解决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盛老太和老伴生育了三个孩子,分别是哥哥霍甲、弟弟霍乙、妹妹霍丙,老伴早些年已过世。对于盛者太的赡养问题,2021年5月,霍甲、霍乙签订了分家赡养协议,均定霍甲放弃未来继承母亲盛老太的三间北房,霍乙将其所有的两间西房转归霍甲,兄弟二人轮流赡养盛老太。协议签订后,霍乙反悔,认为协议中涉及的两间西房是他和妻子共同建设的,应由夫妻二人共同签字确认,因此拒不履行协议,导致兄弟二人均未履行赡养义务,盛老太只能跟随外嫁女儿霍丙一起生活。2023年5月,霍甲诉至法院,要求确认该协议有效。

材料二   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当地在养老问题上的具体情况,撰写调查报告。老师指导同学们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开展调查研究,要注意收集各种相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对于不同的养老方式,要加以辨别比较,从而对当地养老问题形成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法院是否会支持霍甲的诉讼请求,并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假设你参加社会调查活动,请运用两种辩证思维方法,谈谈你将如何进行调查研究。要求:思维方法与具体做法相对应。
3 . 邓宁-克鲁格效应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以下对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①在度的范围内促成飞跃可跨越愚昧之巅
②绝望之谷是包含着自我否定的自我更新
③开悟之旅是渐进性与连续性积累的过程
④曲线反映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05更新 | 1016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4 . 2020年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有人认为互联网时代,阅读离生活更近了。海量的读物,日新月异的技术不断刷新阅读的内容、体验、场景,人们有了更为丰富的选择。但也有观点认为碎片化阅读、良秀不齐的阅读内容及阅读的隐性成本使阅读离生活更远了。这启示我们读者(       
①懂得知识的富足需要一个吸收、转化和淬炼的认知过程
②要充分利用教育这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手段
③在阅读中学会辨别与筛选、滋养精神、提升自我
④引入智能手段、创新运营模式,促使阅读服务提质增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当前,一些网络平台上利用塔罗牌、八字算命、星盘分析等方式提供网络占卜服务。虽然形式不同,但网络占卜与传统算命并无本质区别。对此,国家应(   
①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
②提高辨别落后文化的眼力
③教育群众以抵御落后文化
④坚决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3-09更新 | 280次组卷 | 7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区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中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日报》连续 3 日刊发“钟声”文章,聚焦中美关系。

材料一   美国政客到处渲染“中国威胁”,试图拼凑所谓“价值观联盟”,强化甚至扩张军事集团,对国际秩序稳定构成严重挑战。美方应认清美式霸权不得人心,集团对抗没有前途,“脱钩断链”损人害己。美方应停止对华遏制打压,为世界和平发展承担大国应有的责任。

材料二   美方沉迷于通过“脱钩断链”迟滞甚至中断中国发展进程。在经贸方面,美方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限制投资;在科技方面,美方不仅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还滥用出口管制。美方做法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危害世界经济复苏发展。

材料三 即使面对美方遏制打压,中国也已经连续 6 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2022 年中美之间的商品贸易总额增至 6906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可以从对方发展中获益。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应以深化合作来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撰写一篇短评对“脱钩断链”加以驳斥。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 字以内。

7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

材料一   党章的百年演进史就是党百年奋斗史的文本缩影和光辉写照。新征程上,透过党章探寻百年大党成功之道是进一步增强历史自信、汲取继续前进智慧和力量的现实需要。以下是对党章修改的部分内容。

一大纲领从最本质的层面上确立了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二大通过的第一部正式党章则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基本原理,规定了党内生活及关系的一系列原则……二十大则进一步将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写入党章。

一大纲领中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二大党章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八大党章制定“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任务,改革开放后提出并完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二十大党章中擘画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蓝图。

一大纲领就强调党员应具有鲜明的纪律意识。五大党章首次将“党的建设”作为一章。新时代新征程,二十大又及时把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等内容写入党章,使之转化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共同遵循。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从党章百年演进中探寻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终结论”的观点一度甚嚣尘上。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提出,美国式的自由民主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峰”,昭示着历史发展的“终点”。

然而,“历史终结论”并未经受起检验:奉行西式民主和迷信自由市场不仅未能如愿给世界带来发展,反而将不少国家拖入苦难的深渊。“历史终结论”已被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所证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不仅是戳穿“历史终结论”理论的利器,也在实践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出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撰写一篇批驳“历史终结论”的短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8 . 2021年12月1日,“发现最美铁路·感受环岛高铁魅力”网宣活动走进位于东方市八所镇的海南铁路博物馆,回顾了海南铁路130余年的发展轨迹。

博物馆分为室内馆和室外馆,展示海南铁路史料和曾经运行的列车,揭示了日军侵华的残忍暴行,也记录了海南铁路人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是一本记录海南铁路沧桑巨变历史的厚重史书。

一直以来海南铁路博物馆都是作为海南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每年都会开展主题活动,接待社会各界的参观。虽然博物馆内的车轮不再转动,汽笛不再回响,但是每一个老旧的机车、每一根斑驳的铁轨、每一件沧桑的物件,都见证了海南铁路发展的艰辛岁月。走在沙盘模型、场景复原等实物展品之间,看着一张张珍贵的历史老照片,触摸着代表不同时代的列车展物,仿佛在历史长河之中,感受着海南铁路发展的铿锵步伐。


(1)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海南铁路博物馆存在的当代价值。
(2)近几年,关于博物馆题材的纪录片的热播,给各地的博物馆带来了大批的观众。但是也有人认为,“沉溺历史就不能很好地面向未来,应该减少博物馆的数量。”结合材料,从哲学的角度对此观点进行批驳。
2023-12-1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热身测试政治试卷

9 . 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正在进行“法治,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学习,某一小组查阅《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资料如下:


【出台背景】

个人信息保护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数字经济发展必须直面的课题。

安装手电筒程序,要提供地理位置信息;下载文字编辑APP,需获取通讯录权限;走进售楼处,在毫不知情时,人脸信息可能被记录……大数据时代,人们享受着数据带来的便利,也被一些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所困扰。

大数据“杀熟”是指互联网平台依靠数据优势和信息不对称,对用户实施价格歧视。它主要由算法定价引起,典型表现为新老用户在价格上被差别对待。

【内容亮点】

禁止“大数据杀熟”,规范自动化决策。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应当保证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公平、公正,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的法治意义。

【观点辨析】

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

数字化时代,得信息者得天下。与此同时,个人信息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愈发突出。对大部分用户而言,一方面厌恶信息分享和数据泄露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并不排斥基于信息分享基础下获取一定的生活便利。这样的“隐私悖论”并不鲜见。据此,有人认为,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之间是对立的。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哲学的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2022-01-17更新 | 5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下面是某班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搜集到的材料。

1945年4月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自产生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功过是非、主要经验教训,对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作了明确的、实事求是的结论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与指导意义作了总结和评价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围绕“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前进力量”的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个左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