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32 道试题
1 . 2024年4月,我国科研团队绘制的世界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正式发布。月球地质图是月壳表层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矿产分布等信息的综合表达,集中、直观地呈现人类对月球的观测、研究成果,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月球,为月球科研与探测提供有力支撑。由此可见(     
①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②人类具有特殊的能动性,宇宙的一切存在都能被理解
③准确认识月球的本质规律是进行月球考查的最终目的
④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09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期适应性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2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长目标是5%左右。这是客观分析、理性思考、战略谋划的结果,是站在全球高度、立足全球视野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务实、可靠、理性,不盲目、不保守、不冲动,是充分考虑国际环境变化、体现中国经济特点、符合中国经济实际、满足中国居民就业需要后确定的。从唯物论角度看,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长目标的制定(     
①坚持了世界的物质性,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表现
②表明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③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④表明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理论学习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途径,为此,某校持续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主题教育活动,现邀请你品读原著经典片段,并完成任务。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衔生产的物质条件。”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


对这一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A.人获得解放和自由的程度会受制于当时的生产条件
B.深刻地描述了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生产关系的重要性
C.指出了生产力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
D.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决定力量
2024-05-1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一片甲骨惊天下”的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拥有包括甲骨文在内的诸多重大发现,展示了中国辉煌历史和中国考古巨大成就。

材料一从1928年开始发掘,殷墟考古在中国考古史上历时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首次殷墟发掘,考古工作者采取轮廓法、集中法、打探法的工作步骤,取得了初步收获。第二次发掘则对小屯等地进行了地形测量,对器物做了记录,对地层进行了划分,对器物的型式进行了区别。第三、第四次发掘均采用“卷地毯”式的探查方法,对建筑遗迹的揭露有较多帮助。第六次发掘则解决了“坑内套坑”的现象……与此同时,殷墟发掘还使我们对中原地区早期文化有了初步认识。1931年通过发掘后岗遗址,找到了一段龙山文化夯土城墙,发现了殷商—龙山—仰韶“三叠层”,科学确定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同殷商文化之间的关系。随着多种遗存的调查和发掘,殷墟成为中国现代考古学早期发展的核心奠基地。

材料二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对殷墟的探索让我们对“何以中国”的认识更加清晰。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党的二十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察。他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1)有人认为,殷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早期发展的核心奠基地。试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结合材料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化文明的借鉴作用。

1939年3月,殷墟出土的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见图),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后母戊鼎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传说中喜欢吃各种食物的神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丰年足食。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这种纹饰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头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像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还有两尾鱼形。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后母戊鼎是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中国高超的铸造水平。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不忘本来,走向未来”为题,阐述新时代青年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责任担当。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鲜明;②能正确运用三段论推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150字左右。
2023-03-28更新 | 47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节刚过,人们意犹未尽!春节是什么?不同的人对此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或许是冬日街头绵延不绝的大红灯笼,可能是贴满了万家门楣的吉祥对联,甚至是阖家欢乐的团圆饭桌。但毫无疑问,都少不了地地道道的年味儿。年味儿是热闹非凡的烟火味儿,也是传承不息的文化味儿。年味儿自然也会常过常新。曾经,它藏在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藏在晚辈孝敬长辈的那一杯酒中,也藏在家家户户都贴上的喜庆对联中。如今,它藏在社交软件的红包里,藏在舒心的休闲活动里,也藏在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要寒暄说过年好的祝福里。纵然生活在变,环境在变,观念思维也在变,但节日的仪式感没有变,萦绕在心中的真情没有变,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也没有变。

虽然金发碧眼的老外仍无法弄明白农历、生肖、节气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玩法”,但是越来越多国家的民众在浓浓的中国年味中,与全球华人一起辞旧迎新。文化的力量没有边界,中华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整个世界的目光。


(1)结合材料,分析在庆祝民族节日时如何保护好我们的文化基因。
(2)中华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整个世界的目光。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2020-04-1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濮阳市2020届高三摸底政治试题
6 . 贵州侗族设计师石昌鸿设计的一组34个中国省市字体标识日前悄然走红网络,有网友评论说,城市文化入画,从这里了解整个中国。完成下面小题。
1.在创作贵州字标时(如下图),他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茅台和黄果树瀑布,所以特意把贵字做成酒杯,融入苗族银饰和牛角,色彩则运用渐变表现贵州的多彩和神秘。材料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①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是意识反映的对象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③通过“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
④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石昌鸿坦言,未来将会采用贵州苗绣、蜡染、银饰等,用独特的方式再创作一套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贵州的传统民族手工艺和非遗文化”。这一做法有利于
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推动文化的交流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促进文化的发展
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固守文化的民族特色
D.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借鉴外来文化的成果
7 . 你所知道的最大数量单位是什么?2022年11月19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7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公布了新的数量单位前级,人类可以借助新单位来表述数量,如地球的重量可以用“6ronna克”(“隆纳克”ronna表示数字后有27个零)来表述。增加新的单位前缀是为了适应科学进步和数据存储量大增的需要。由此可见(     
①认识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促进实践发展
②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③人类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增加新的数量单位是人的主动创造性的体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复兴文库》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思想史为基本线索,是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要文献。中华民族需要以史为鉴、察往知来,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

材料一   该文库按历史进程分为五编。

编目

选编文献内容

第一编

(1840—1921年)

集中选编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体现民族觉醒意识、思想启蒙与思想解放、探索救亡图存、推动民主革命、传播进步思想的重要文献。

第二编

(1921—1949年)

集中选编记述中国共产党携手各阶层各党派进步力量、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而不懈奋斗的重要文献。

第三编

(1949—1978年)

集中选编记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的重要文献。

第四编

(1978—2012年)

集中选编记录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思想和体制障碍,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

第五编

(2012年以来)

集中选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重要文献。

材料二   抗战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是挽救民族危亡,追求民族复兴的大后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2023年3月,《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重庆十册添彩<复兴文库>》主题访谈节目连续两周刊播。主题访谈结合融媒体传播特点,通过虚拟演播厅录制,采用“访谈视频+海报+二维码+文字稿”融媒体形式,实现融媒对话。专家们讲解过程中力求深入挖掘和通俗解读,通过文献背后的鲜活人物和故事,让大后方历史更具感染力,更使《复兴文库》鲜活地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

   

该节目以融媒创新视角,反映了《复兴文库》的宏大气象、丰富内容和多方面的价值,既“有意义”又“有意思”。节目一经推出,在各平台和年轻人群中引起热烈反响,观众对抗战大后方的历史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结合材料一,说明《复兴文库》的编纂是如何体现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2)结合材料二,说明策划者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主题访谈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以“以史为鉴、察往知来”为主题,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演讲稿。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3-09-08更新 | 33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2024·广东·模拟预测
9 . 大语言模型ChatGPT的热潮还未退去,文生视频模型Sora又惊艳亮相。这款视频生成模型Sora,能将简短的文本描述转化成长达1分钟的高清视频,模拟人类去观察世界、描绘世界和表现世界,其背后靠的是强大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对此,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①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
②Sora使人的认识由初级阶段上升为高级阶段
③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
④文生视频是Sora模型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2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高考考前最后一卷政治试题(广东卷)
10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常怀“赶考”之心,勇于自我革命,这是百年大党不懈奋斗淬就的鲜明品格。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从第一个答案到第二个答案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说明实践是认识不断发展的来源和动力
③表明来源于实践的认识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
④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长期执政规律的认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