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149 道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老人甲,无儿无女,一直独自居住,有一同胞弟弟乙甚少往来。邻居丙常到甲家中为其做饭、陪其聊天,两人关系越来越好。经协商,甲与丙订立书面监护协议,约定丙作为甲丧失行为能力后的监护人并处理其动产及不动产。2023年8月甲因病住院,丙一如既往关心照顾甲,6个月后甲去世,丙在整理甲遗物时发现甲于2020年3月30日亲笔书写并签名的遗嘱,其内容为甲去世后将其自有房屋赠与丙。

2024年2月,乙得知甲去世并将房屋赠与丙的消息后,便主张该房屋继承权并提起诉讼。乙认为:自己作为甲之胞弟,依法有权继承该房屋,遗嘱无效,丙无权取得该房屋。丙辩称:遗嘱有效,自己愿意接受遗赠,该房屋应归自己所有。

相关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结合材料并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乙与丙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近年来,深圳、保定、南京等城市兴建宪法主题公园,以多种景观形式和宪法实践活动精彩呈“宪”。2022年12月9日对外开放的南京宪法公园,宪法主题雕塑、宣誓广场、宪法宣传教育展,亮点纷呈。其中,作为“宪之核”的宪法宣誓广场,于组合浮雕中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在江苏省暨南京市第五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期间,律师向市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0名新入职的检察官、法官、行政执法人员,在市民的注视下进行宪法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阐述宪法主题公园的精彩呈“宪”对于坚持依宪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作用。
昨日更新 | 78次组卷 | 47卷引用:云南省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不断创造人间奇迹?这也是世界在不断追寻答案的问题。

◆受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全球产业链严重受阻,中国根据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作出的新的战略抉择,必将提升中国经济发展韧性。

◆过去,共产党员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现在,数百万扶贫干部挥洒青春,1800多名同志在扶贫攻坚中献出生命。面对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做好疫情防控的各方面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无不通过自我革命主动校正航向、推动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使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身子骨”更硬朗。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能不断创造人间奇迹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318次组卷 | 56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政治试题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沃土和思想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等思想,为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提供了传统文化启示;“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等思想,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供了传统文化底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等思想,为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了传统文化基础;“斩伐养长,不失其时”等思想,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传统文化智慧;“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等思想,为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提供了传统文化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明中国式现代化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2卷引用:【暑假自学课】第七讲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片绿地、一顶帐篷、一桌美食,和家人、好友一起享受美景美食、谈天说地……打开手机,仿佛半个朋友圈都在露营。

据统计,截至2023年3月,我国共有8.75万家露营企业,2022年新增3.51万家,新增量同比增长54.5%。帐篷、睡袋、折叠桌椅等商品产销量大幅度增长。企业不断推出“露营+钓鱼+瑜伽”“露营+烧烤+篝火晚会”“露营+亲子活动”等诸多新产品和新服务。2022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到1134.7亿元,同比增长51.8%;带动市场规模为5816.1亿元,同比增长52.6%。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露营热的原因及其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3卷引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升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虚拟现实(VR) 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从游戏娱乐到医疗教育,VR无处不在,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虚拟现实作为一项创新技术,无疑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可能性。比如,在教育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知识,甚至可以让他们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事件。在医疗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于手术模拟、康复治疗等方面,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但是,这些看似完美的虚拟体验,是否能真正满足我们对现实世界的需求呢?想想那些无法用虚拟现实替代的美好时光:和家人朋友围坐在一起的欢声笑语、闻到大自然的清新空气、感受阳光拂过脸庞的温暖……这些都是现实世界独有的、无法被虚拟现实所复制的体验。因此,我们需要在现实与虚拟之间寻找平衡让它们互相补充,共同为我们的生活增色。

(1)我们需要在现实与虚拟之间寻找平衡,让它们互相补充,共同为我们的生活增色。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原理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2)请运用辩证思维的任意一个特征,谈谈你将如何正确处理好虚拟现实技术和现实生活的关系。要求:辩证思维特征要与具体做法相对应。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模式表现出“非此即彼”的对立性,在工业化进程中忽视资源粗放利用、自然过度开发、污染治理不力等带来的后果,虽然创造了丰裕的物质财富,但是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破坏、生态危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千年智慧,又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科学认识。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摒弃西方现代化模式、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由。
(2)请结合所学哲学知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24-06-1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10月)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2014年6月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长期以来,大运河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巨大、传承利用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精神指示。为贯彻落实指示精神,各地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因大运河产生的一系列文化,至今还留存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我们认同的非遗文化和不认同的青楼文化,都与大运河文化融合在一起,对此我们要进行提纯、反思,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大运河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活化利用唤醒其当代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保护好好、利用好大运河指示精神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对大运河文化进行提纯并活化利用?
2024-06-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观澜湖双优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骨文“新”活法。

“小殷”,一片来自三千多年前的甲骨,从昔日“惊天下”到如今融入现代人生活。甲骨文已不单单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神秘文字,而是出现在了各类文化产品和创新应用之中,拉近了人们和甲骨文之间的距离。很多甲骨文书法展、艺术展在国外举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识,谈谈你对甲骨文“新”活法的理解。
2024-06-0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外国语学校高中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建设航天强国

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开启了新的伟大篇章,中国航天迎来了关键的发展时期,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加强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强化战略规划对改革发展的牵引和指导作用,强化科技协同攻坚,推进系统工程管理创新,全力打造航天原创技术策源地,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

◆揭秘力量之源

“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等阐释了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的精神力量的共同特征:以热爱祖国为根本内核、以改革创新为时代意义、以自力更生为立业之本,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力量源泉,激励着科技工作者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加快航天强国建设必须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赓续传承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的精神力量,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航天精神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力量源泉。
2024-06-0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外国语学校高中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