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1 . 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线,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历史担当、更加富有活力的创造精神,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更有作为的新局面。

材料一   面对外部环境风云变幻,只有立足自身发展,才能为新时代大国外交提供足够的内生动力和支撑。中国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在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积极探索超越传统大国关系中“国强必霸”与“修昔底德陷阱”等窠臼的路径。

材料二   美国的优势战略立足于其在军事、科技和制度等领域不容挑战的领先地位,进而形成排他性的独特权力。美国通过主导国际秩序、运用联盟力量、利用离岸平衡术的借力打力、制造和利用危机以及充分运用软实力等手段来达到维持和延续霸权的目的。

材料三   中国坚定走团结合作的人间正道,在巴以冲突、俄乌冲突等地区热点和全球性问题提出更多中国方案。中国致力于提供更多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公共产品,不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评价中国外交的本质是“中方对国际权力的追逐”。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一观点加以驳斥。
要求:(1)知识和素材运用恰当;论证有力。
(2)观点明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达流畅,300字以内。
今日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阶段性考试政治试题
2019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8.6%,互联网普及率达59.6%。在互联网裂变式发展的基础上,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的网络格局中,消息真真假假、观点孰是孰非,令人眩目,很难辨别。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张图、段视频经由全媒体几个小时就能形成爆发式传播,对舆论场造成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力,用好了造福国家和人民,用不好就可能带来难以预见的危害。我们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分析我们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为什么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2019-05-1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5月19日《每日一题》人教必修4 每周一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我们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对历史虚无主义加以批驳。
(2)若你参加“从党史中汲取前进力量”主题班会,请你讲一个党史故事,写出故事的题目并简要指出现实方法论意义。
4 . 某校思政社团在进行“经济全球化”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美国“逆全球化”疯狂遏制中国发展,伤人害己

近年来,美国大力推进“逆全球化”,实施了一系列行为,滥用国家力量、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对中国科技企业实施禁令,禁止美国企业从这些企业进口和销售产品;在“贸易保护主义”的道路上一意孤行,出台类似于《通胀削减法案》这样损人不利己、扭曲贸易秩序、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相关法案;拉上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芯片、芯片技术、芯片制造设备实施“封锁”等。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小组发言稿,驳斥美国的系列逆全球化行为。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150字以内。

探究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蒸汽机、机械纺纱机等是当时的颠覆性技术,以这些技术为代表的产业快速发展,促使英国走上世界霸主地位;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美国建立起以电力、石油、化工和汽车等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在科技和产业革命中成为领航者和最大获利者。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当口,国际力量对比和国际体系面临深度重塑,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复兴机遇。在这一背景下,谁能创造核心科技、主导新质生产力,谁就能掌握历史主动,依靠自主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打造新优势。

(2)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意义。

探究三   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顺应潮流

相对于传统贸易的面对面商谈,数字贸易突破了国家和地区的物理界限,对全球贸易产生了深刻影响,为全球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2023年11月23日至27日,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举行。近年来,中国数字贸易蓬勃发展,2022年,中国可数字化的服务贸易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突破2万亿元;全球产业合作持续深化,数字贸易朋友圈不断扩大;建立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扩大电商领域对外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中国一直致力于打造开放、包容、公平、非歧视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全球数字贸易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希望各方充分利用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平台,共商合作、共促发展、共享成果,携手将数字贸易打造成为共同发展的新引擎。

在数字贸易建设中,我国要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开放发展上好“保险”……

(3)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4-05-0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州九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5 . 材料一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中国高度重视且以最大的努力推动全球气候治理。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作出实现“双碳”目标的中国承诺。2020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草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应对法》(建议稿)已提交给国家发改委,标志着我国的气候变化应对立法已实质性启动。2021年4月,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同与会领导人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首次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材料二   2016年联合国驻华系统与中国政府联合发布《2016-2020年联合国对华发展援助框架》,该框架为联合国驻华系统工作提供战略指引。中国一直是联合国事业的坚强后盾,支持联合国事业的“成绩单”清晰斐然。中国累计派出5万多人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提出全球发展倡议获得100多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的支持……

材料三   2022年12月,美国在联合国上提出要求撤销伊朗在妇女地位委员会成员资格的草案,企图一手操纵联合国,打压伊朗。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知识,分析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难题上,中国的努力有何意义?
(2)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表示中国试图将国际组织“武器化”,在联合国施加恶性影响。围绕“中国与联合国”撰写一篇短评驳斥这一观点。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2023-05-11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36年11月6日,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1981年,记者报道此事寻找女红军未找到。后来,邓颖超托人给徐解秀家人送去一条新被子。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时指出,今天,我们重温这个故事,仍然倍受感动。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我们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对党史虚无主义加以批驳。
(2)结合材料,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提出两条建议。
2021-08-18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四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华附、省实、广雅、深中)

7 . 面对疫情,既要顺势而为,也要造势而起。

材料一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实施了严格且必要的防控措施。坚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先后10次发布疫情诊治防控方案。在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后,继2022年11月国务院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后、12月又发布新十条措施、2023年1月8日开始实施乙类乙管,我国从全面的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转向治疗重症的防疫政策。

材料二   受疫情影响,我国外贸压力显现。为稳住外贸基本盘、助力企业出海抢单,浙江各地相继探索出多样化的“出海抢单”模式,为企业“量身打造”涵盖多个国家、多场展会、多个市场的行程。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分析指出,“抢单”最主要是产品有竞争力,不只是价格,更需在产品性能上有竞争力,俗话说就是“性价比高”。他建议,外贸企业不仅需要“出海抢单”,还需要把产品做得更好,更新贸易新模式、新业态,比如布局全球营销渠道、海外仓储、展览展示、物流配送等全链条服务。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一些西方媒体在疫情严重的时候一直批评中国实施严格的防疫政策。在中国放宽限制后,又开始批评这些调整措施会加速病毒的传播。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些宣传加以驳斥。(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250字以内。)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就我国如何稳住外贸基本盘提三条建议。
2023-04-0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材料一   立法,守护国家长治久安。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的决定,关于修改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制定监察官法,制定陆地国界法,制定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修订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

立法,护航发展行稳致远。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为自贸港建设提供了“基本法”和“框架法”。在保证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赋予海南更大立法权和改革自主权;全面推行极简审批投资制度,完善投资促进和投资保护制度……法律的不断创新推动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国家新一轮高水平改革开放提供了海南样本和方案。

立法,回应群众“急难愁盼”。从制定反食品浪费法,减少“舌尖上的浓费”;到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努力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再到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剑指“大数据杀熟”等难点痛点……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如何通过立法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材料二   许某通过微信向常某寻求“暗刷流量”服务,经过沟通,双方达成一致:单价0.9元每千次独立访客,每周结算;按许某指定的第三方后台统计数据结算。常某提供网络“暗刷”服务5天后,许某通过微信转账给常某结算了229元服务费。随后,双方将单价调整为1.1元每千次独立访客。一段时间后,当常某催促许某结算付款时,遭到许某推托,且许某想单方面变更条款,改变结算依据,只同意付款16293元。常某遂起诉至法院,要求许某支付服务费3U143元及利思。

经审理,法院判决驳回常某的诉讼请求,并作出收缴常某、许某非法获利16130元、30743元的决定书。


(2)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法院判决的合理性。

材料三   近代以来,约有2000万烈士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2014年,中国将每年的9月30日设为“烈士纪念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于2018年4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以国之名致敬英雄,传递出最清晰的价值坐标。对于那些披着学术外衣、打着娱乐幌子的历史虚无主义,那些诋毁贬损英雄烈士、解构质疑英雄事迹的言行,我们必须时刻警醒,用真切的历史廓清迷雾、以正视听。


(3)请你对“诋毁贬损英雄烈士、解构质疑英雄事迹”的言行进行批驳。
要求:①运用“唯物史观”或“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②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照抄材料不得分,规范使用政治术语;④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3-03-06更新 | 56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五校教学联合体2023届高三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建设最美的江苏,我省人大常委会响应中央号召,决定把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作为2020年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和全社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各项决策部署。为了搞好本次执法检查,省人大常委会邀请了100多位专家参与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用更加客观、中立的视角去评价法律实施情况。

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据此有人认为:“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要公民享有相同的权利和履行相同的义务。”


(1)结合材料,分析我省人大常委会落实中共中央部署,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并邀请专家参与的政治生活依据。
(2)请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批驳。
2021-04-12更新 | 3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饭圈是一个网络用语,饭圈原本是由追星粉丝自发组成的文娱社群,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有组织、专业化的利益圈层。

“饭圈”整治离不开正确的美育引导,好的美育教育能给予人力量和辨别丑恶的能力,而非仅短视着眼于所谓的“颜值”“流量”。只有正确引导粉丝,回归艺术和美育的本源,给予他们正确的美育教育和引导,才能让他们更好地辨别什么是真、善、美,提高其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从而引导其追求高洁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境界,而不是被一些低俗、不正确的价值、人给框住,让自己的情趣、眼光、追求等降低。


(1)资本要自觉担当起弘扬正能量、引导正确价值观的责任。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弘扬责任担当精神对于治理饭圈文化的重要作用。
(2)针对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等价值导向不良的信息和行为,以青少年坚决抵制“饭圈”乱象为主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立场鲜明,观点正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