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78 道试题
1 .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言: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一句,素来认为无人能对,王安石用“鸟鸣山更幽”来对,集句成妙。“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这一妙对蕴含的主要哲理是(  )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绝对与相对的统一
C.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D.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2 . S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在对多家第三方网络餐饮平台对外送餐食品的抽样检测中,发现存在入网餐厅没有许可证书、食品微生物指标超标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告诉我们(     
A.市场的有效运行需要良好的市场秩序B.国家运用经济手段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C.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D.科学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023-12-15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文综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要求“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党员的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建设和改革的大局”;在福建工作期间,倡导“滴水穿石”精神、“弱鸟先飞”意识,不搞上任伊始“烧三把火”,也不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要甘于做铺垫之事”“积小胜为大胜”;在上海工作期间,要求各级干部“要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推动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持续提高,我国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的理由。
2023-12-1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宁夏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4 . 截至8月31日,2023年暑期档电影票房打破纪录,突破200亿元,其中国产影片占比87.58%。带孩子去看《长安三万里》学唐诗,带老人去看《孤注一掷》防诈骗,全家人一起去看《热烈》拥抱热爱,各个类型影片精彩纷呈。此外,上述电影所产生的话题效应,让中国电影真正进入“强话题、强交互”的阶段。材料表明(     

①经济效益是衡量电影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标准
②电影产业的发展保障了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大量优质影片的上映带动了观众的观影需求
④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文化生产力得到提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2023年是我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60年来,我国累计向非洲、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人次,诊治患者2.9亿次,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我国开展援外医疗(     
①推动了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②符合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推动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
③与我国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相符合
④能够对外展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视生命的大国形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1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宁夏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21-22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6 . 洛川苹果、赣南脐橙、柞水木耳……各地大力作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截至2023年10月,全国已累计建设18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超过4.6万亿元;发展出3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509个农业产业强镇、1952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辐射带动1000多万户农民。这对乡村振兴的启示是(       
①贯彻落实按劳分配原则,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②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体现效率和促进公平
③立足本地特色农业资源,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④加快优质生产要素集聚,带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0~2022年我国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率以及政府消费占最终消费比重变化趋势


注:①资本形成率又称投资率,通常指一定时期内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最终消费率又称消费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②2022年我国居民消费占国内生产值的比重为37%。

材料二   扩大居民消费是扩大国内消费的重中之重。为此,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扩大优质就业岗位数量;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减轻居民在住房、教育、育幼、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支出负担;建立健全统一的要素市场,畅通要素供求渠道;深化城乡资源要素一体化配置体制改革,促进城乡资源双向流动。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说明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扩大居民消费的内在逻辑。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举办之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吸引了全球目光。

材料一   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上,满满的东方文化元素“刷屏”现场。

在运动员入场仪式上,展示国家姓名的花窗背景镶嵌着梅、兰、竹、菊图案,中心场地不时切换出梅、兰、竹、菊的精致刺绣样式;在迎宾表演《水润秋辉》中,演员们所击之鼓以良渚玉琮为原型,传递来自远古的呼唤,以良渚之光交映秋分之辉;在短片《相约杭州》中,“良渚少女”与现代少年跨越时空同频共振,展现“爱达未来”的古今相融瞬间。

“水”是开幕式上的一道动人笔触。钱塘江、大运河、西湖、西溪湿地……纵观开幕式全程,上篇的“水”是水墨入诗画、烟雨染江南的唯美画卷;中篇的“水”是聚集成潮,泛出动感浪花;下篇的“水”是绿水青山间的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作为南宋都城的东道主杭州还将宋韵文化在开幕式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国风雅韵》篇章,10艘宋韵主题游船在湖光山色中穿行,其所承载的戏剧表演展现了书画、茶道、香道、杭扇、篆刻、瓷器、丝绸、对弈、舞剑、古筝、饮酒、吟诗、亭台楼阁等宋代生活元素,彰显着“风雅处处是平常”的江南生活美学。

材料二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肯尼亚有了第一条现代化铁路,白俄罗斯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员从创立时的57个增长到目前的106个,丝路基金项目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融资渠道平台不断拓展……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收获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共同绘就了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强调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走的是人间正道。


(1)杭州亚运会开幕式铭刻文化自信。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走的是人间正道。
(3)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就各国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
9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由此可见(     
①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推动认识深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④源于实践的真理性认识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所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