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每当革命斗争危急、情况变幻、问题环生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就拿出《共产党宣言》认真读、反复读、精细读,读出思路,引发启示和方法,破解实际问题。他表示,凡“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我都有新的启发”,获得新的思路和方法。毛泽东强调多读《共产党宣言》,这是因为它(       
①内涵丰富,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②能激发人们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革命斗争精神
③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
④为在落后的中国取得革命胜利提供了具体方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0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新高考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2 .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艰辛探索中,各种“主义”、各种“方案”,都尝试过了,但都以失败收场。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改变。这启示我们(     
①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中国工人阶级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具有先进性
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④“廓清蒙昧,启发理智”成为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 .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艰辛探索中,各种“主义”、各种“方案”都尝试过了,但都以失败收场,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改变,最后是共产党的方案为人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这启示我们(     
①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中国工人阶级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具有先进性
③“廓清蒙昧,启发理智”成为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④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4-04-25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新疆沙漠戈壁广布,却土壤纯净无污染;气候温差大、冬季寒冷,却减少了病虫害;盐碱水质不长庄稼,却接近海水养殖的标准……新疆产海鲜,真的很“新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材料可知(     
①“优势”还是“劣势”,取决于看问题的角度
②通过扬长避短,可把传统发展弱势转化为优势
③人为联系比固有联系更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④要把事物内在的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几年前,新疆库车市的姜生国发现进口海鲜利润丰厚,遂萌生了在本地养海鲜的念头。他把本地水体标本送给专家进行了专业测试,结论是:“虽然水体的水质中各类微量元素不均衡,但可以通过人工干预使其各类微量元素均衡。”受此启发,经过在不同养殖条件下反复比对实验,调整微量元素比例,姜生国最终配出了人工“海水”。如今,他的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已有40多棚,年产量50吨,年产值300万元以上。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要冲破客观条件制约,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B.专家的专业测试结论以假言判断形式,启发姜生国要积极探索
C.姜生国亲自实践获取的认识,比专家的专业测试结论更有价值
D.市场不缺少机会,关键要有发现机会的眼光和躬行实干的作风
3.近年来,类似“新鲜”的好消息不断:九山一水的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迅猛;煤炭丰富的宁夏,算力产业异军突起:文化底蕴深厚的陕西,人文经济方兴未艾……这启示各地发展经济要(     
①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②创造条件,实现矛盾对立性向同一性方向转化
③摒弃旧的发展状况,走一条全新的独特发展道路
④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08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4日,国产动画片《长安三万里》获得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该影片凭借精良的动画工业技术,以李白和高适的情谊为脉络,带领观众领略盛世大唐和传统文化之美。

该影片的主创团队通过深入挖掘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唐诗背后的意境。影片中挑选了48首唐诗,每首诗背后的思想情感与故事中展现的时代变迁相结合,体现诗人们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很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长安三万里》对于传统文化的表达并不局限于唐诗,音乐文化、舞蹈文化、书法文化,以及建筑、服饰、风俗等都很好地融入到影片的故事讲述中,不仅展示了国漫的魅力,更一次次唤起观众的文化记忆,助推中华文化的“血脉”觉醒。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影片中,诗人们在历史洪流中的坚持和抉择,对当下的人们有非常多的启发,可以激励人们在新时代不断奋勇前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有关知识,说明《长安三万里》的成功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
2024-02-1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数学家拉格朗日在教堂聆听音乐时萌发了求积分极值的变分法念头;物理学家海森堡由于受音乐理论中泛音振动的频率是基音振动的整倍数的启发,做了原子跃迁的基频与次频的实验;化学家纽兰兹受音阶的启示而发现了元素按原子量递增的排序规律,从而创造了元素周期的“八音律”表。这启示我们(     
A.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互补性
B.科学思维具有客观性和逻辑性
C.艺术思维对科学发展有批判性
D.创新思维必须关联科学与艺术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星是离地球最近且环境与地球最相似的星球。火星探测,对我国航空航天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启发意义。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开启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

“祝融”是我们华夏民族上古的神话人物,被称为“火神”。“祝融号”在承接了“火种”带来光明的传统意义的同时,也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意义。面对“祝融号”在火星工作期间将遇到的困境,“祝融号”火星车设计师涉及了多重神奇技能:一是由特殊的电池板,电力有保障;二是自带两个“温室”,热控有保障;三是多重解救方案,遇事有保障;四是通过开源和节流解决保暖问题。

火星车的历史仅仅只是火星探索征程中很小的一部分。在这漫长而注定艰辛的求索之路上,人类终将逐渐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思维方法的知识,分析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的成功对科技创新有何启示。

8 . 材料一   火星是离地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火星探测,对我国航空航天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启发意义。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报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开启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

面对祝融号在火星工作期间将遇到的困境,祝触号火星车设计师设计了多重神奇技能:一是有特殊的电池板,电力有保障:二是自带两个“温室”,热控有保障:三是多重解救方案,遇事有保障:四是道过开源和节流解决保暖问题。

火星车的历史仅仅只是火星探索征程中很小的一部分。在这漫长而注定艰辛的求索之路上,人类终将逐渐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1)结合材料,运用联想思维方法的知识,分析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的成功对科技创新有何启示。

材料二   我国在30年前就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从神十三与天和核心舱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到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建成;从问天实验呛、梦天实验舱成功“问天”,到载人飞船与货运飞船形成“天作之合”;从航天员可以在太空驻留丰年之久,到两个乘组的六位航天员太空会师;月壤研究、火星探测……太空探索永无止境,逐梦之旅永不停歇。新时代中国,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在全面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超前思维的知识,说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战略对建设航天强国的意义。
2024-01-0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发布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沃土和思想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等思想,为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提供了传统文化启示;“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等思想,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供了传统文化底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等思想,为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了传统文化基础;“斩伐养长,不失其时”等思想,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传统文化智慧;“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等思想,为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提供了传统文化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阐明中国式现代化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
(2)有人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中国方案。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3)某班级举办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我的青春梦想”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列出演讲提纲。要求:①规范使用学科术语;②符合主题,阐述充分,逻辑清晰,富有感染力;③至少两条,总字数在150字以上。
10 .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这启示我们(       
①学习应用传统文化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
②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能为解决当代中国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④要坚持文化复古主义,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3-10-02更新 | 26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