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材料一 2016年9月1 5日中秋佳节之际,中国的“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再次引起了国民对中国航天的
关注和热情。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材料二 80年前的1936年1 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数十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长征路线申报世界文件遗产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案》。代表们认为,红军长征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表现,具有伟大昀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l)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申报长征路线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征精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性。
2017-02-0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2 . 材料一201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无数个令人感奋的高考故事,已经积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


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的理解。

材料二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该法指出,公共图书馆是指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缩微制品、数字资源等)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通过开展阅读指导、读书交流、演讲诵读、图书互换共享等活动,推广全民阅读。


(2)“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需要国家层面立法。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公共图书馆立法的文化意义。
(3)中国人有热爱读书的传统。请写出两个中国人热爱读书的典故或两句古诗。
2018-09-06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实验小班加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留学报效祖国,不忘初心使命;讲好中国故事,展示时代形象;传播中国声音,广交善结良友;弘扬中华文化,阐释特色理念;文明交流互鉴,兼容并蓄共存。我志愿为中华文明的世界交流互鉴贡献青春力量。”日前,浙江中华文化学院等单位主办的2022年“海外蒲公英使者”集训班上,近50名即将出国留学的青年人被聘为“海外蒲公英使者”。他们郑重地宣读《蒲公英使者倡议书》。

据浙江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沈慧虹介绍,“海外蒲公英使者”集训班已经举办第6期。旨在增强学员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增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切实提高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跨文化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面向国外大学的师生和社会民众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诠释中国理念、弘扬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使者。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
2022-12-03更新 | 3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西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深植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西藏繁荣进步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实现西藏繁荣稳定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统一的重要保证。在2020年8月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充分证明,西藏工作只有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维护西藏和谐稳定、实现西藏繁荣进步。

材料二     30年间,浦东一直以敢闯敢试改革开放精神,继续走在新时代发展的前列。这是浦东30年来发展繁荣最强劲、最根本的推动力,是决定未来能否实现既定目标的关键所在。浦东开发开放走过“而立之年”,成就值得骄傲,未来更加可期。后疫情时代,浦东将大力推进文化强区战略。7月,举办了“浦东重点电竞游戏项目集中签约活动”,30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将带动全区电竞游戏产业新增百亿营收。9月,“美术大师”评选活动也正式启动,意在通过树立“大国工匠”的标杆,培育和集聚一批尊崇工匠精神、高素质的美术人才,推动工艺美术产业蓬勃发展。目前,浦东正在着力打造“世界设计之都”,旨在通过创意与设计服务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为把上海建设成为卓越全球城市做出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能动性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实现西藏繁荣进步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未来浦东大力推进文化强区战略的意义?
(3)借鉴浦东新区文化强区发展战略,就“后疫情时代,助推哈尔滨冰雪文化产业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1-02-07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天立学校202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京津冀“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启动会暨首届“京津冀馆校教育”论坛于2019年12月30日在京召开。这一项目旨在将博物馆资源与学校课程进行对标,结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的放矢地开展博物馆教育工作。博物馆进校园有利于( )
①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主导性作用
②学校与博物馆共建共享,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交流传播中的作用
③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④创新学校与博物馆合作的模式,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2019年4月,“文化行走阅读中国——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城联读活动”在北京启动。活动以“联读”的方式联接、放大、更新了“阅读文化”的新样态,在推动全民阅读的同时,致敬英雄城市,寻找特色城市。举办这一活动旨在
①巩固人们精神世界的主流
②放大各自城市的文化特性
③彰显意识形态的多元化
④突出文化生产力的驱动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中国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驼铃声声、舟楫相望。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像古代丝绸之路一样,“一带一路”不仅仅是陆海贸易通道,和人流、物流一起东奔西走的,更有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文化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欧亚大陆甚至欧亚非大陆的经济整合,也必将带来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实施“一带一路”对于当代文化交流的意义。

材料二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中医药在“抗疫”过程中,彰显其独特的优势,为全球“抗疫”提供了“中国处方”。那么中医能做什么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机理,是感染免疫应答引发的急性进行性肺微循环障碍,即人体免疫系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干预人体的免疫系统,是预防和治疗本病的关键手段之一。而中医就是依据挖掘、调动、提高和利用免疫功能的机理,追求机体外环境和内环境的和谐、稳定、健康、统一。中医药的科研人员在此基础上,从中医药中筛选了“三药三方”(三药”即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血必净注射液,“三方”是指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使得中医药在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缩短病程,减轻抗病毒西药的副作用上发挥了独特优势。此次疫情是一次大考,也是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大机遇,要有信心用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实践为世界防疫树立新的标杆。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2022-11-27更新 | 241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庙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8 . 保护极小种群物种,意义不容小觑,从实际功能上看,不少极小种群物种用途广泛、作用非凡。例如,生长于金沙江河谷的极小种群物种云南梧桐,为破解干热河谷绿化问题提供了有用之方,其果实还可为本土动物提供食物,有效参与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循环。发挥极小种群物种的生态价值说明(     
①要善于分析和把握联系的多样性
②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③在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建立新的联系
④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05-16更新 | 1009次组卷 | 11卷引用:四川省苍溪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0年,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明确要求发挥经济特区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2020年,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40年来,深圳奋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创1000多项改革举措。经过40年的发展,深圳不仅解决了当地人民的温饱,还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

材料二   2020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发扬为民服务儒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对此,相关评论指出,发扬“三牛精神”,要始终做到心系人民、务实为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敢闯敢试、破局开路,勇做改革实干家、创新推动者;勇于负重、甘于奉献,踏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拉车不松套,履责不掉链,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激发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汇聚“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奋斗合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史观知识,分析深圳为什么能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
(2)弘扬和传承“三牛精神”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什么意义?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分析。
(3)就青年学生如何弘扬和传承“三牛精神”提两条方法论建议,并加以分析。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覆盖9个省区,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是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一川滇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重要交汇区域。黄河流域也是我国陆上、空中、网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经济带,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有4个分布在此,有18个地市的53个县列入全国产粮大县,国家规划建设的5大重点能源基地中有3个位于该区域。同时,黄河中上游流域还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较为集中的区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空间一体化保护和环境协同化治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游要以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犷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有的地方则要以自然恢复为主,减少人为干扰,对污染严重的支流,要下大气力推进治理。下游的黄河三角洲;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


(l)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的经济社会价值。
(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结合材料,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加以说明。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请你为黄河流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出两条政策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