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7 道试题
1 . 有一种引人注意叫“显眼包”,有一种个性旅游叫“特种兵式旅游”,有一种无奈叫“公主/王子,请⋯⋯”,有一种魂飞魄散叫“吓死宝宝了”,有一种生猛叫“不讲武德”,有一种竞争叫“内卷效应”,有一种调侃称作“凡尔赛”……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这反映了(     
①热词是实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热词和社会热点事件是互相不可分离的
③热词是人脑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能动反映
④社会热点事件对热词的出现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1更新 | 623次组卷 | 37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李保东秘书长在2023年博鳌亚洲论坛闭幕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疫情、地区冲突、发展不平衡、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世界形势中充满着不稳定不确定性。一个碎片化的世界和推崇保护主义的世界是开历史倒车,会增加世界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这启示我们(     
①克服矛盾的斗争性,利用同一性推动事物发展
②整体部分既区别又联系,要坚持二者辩证统一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联系客观性为前提
④立足事物的关键部分,促进事物整体功能发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为了发挥农村文化建设的引领推动作用,某地村委会通过融资等手段,创建农家书屋、礼孝学堂、举办农民丰收节等全面性文化活动,烹制出美味的“文化大餐”,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可见,该举措旨在(     
A.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推动农村经济文化发展
B.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农民各种文化权益
C.抵制农村通俗文化,支持农村健康有益文化
D.传承农村传统风俗,提高广大农民道德素养
2024-01-11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习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借鉴苏联经验
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没有对抗性的冲突和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9更新 | 179次组卷 | 28卷引用: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孟子》中就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的记载。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五育并举,激发劳动热情,X市民族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淬炼劳动品德,用双手定义劳动者最美的模样。重视劳动教育是基于(     
①热爱劳动既是传统美德也是人的存在方式
②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③劳动教育能树立劳动意识、培养劳动能力
④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9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作出科学概括,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化理论。前进道路上,我们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面临越来越复杂的风险考验。我们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知识,阐释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的正确性。
2023-12-26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传统村落,多次对传统村落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具有成百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各具特色的宅院民居、自然朴实的农业景观、耕读传家的祖传家训、邻里守望的乡风民俗……这些中华文化的鲜明标识汇聚在传统村落里。

传统村落在一代代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承载起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需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色,保留传统村落历史风貌,保护传承、活化利用古民居、古建筑等有形的历史文化载体。传承活态的乡土文化,挖掘、继承、创新传统村落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全国上下勠力同心,推动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目前已有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名录、实施挂牌保护制度,53.9万栋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得到保护,4789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我国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和价值最丰富、保护最完整、活态传承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重视保护传统村落工作的文化依据。
2023-12-23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如美国人随意、好胜、敢冒险;俄国人深沉、内敛;英国人矜持、文雅,富有绅士风度……差异分明的民族性格背后,映射出的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和文化心理积淀的不同。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各民族间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的不同是造成文化差异的唯一因素
②文化之间的差异,反映出各民族间的经济、政治、历史等之间的差异
③民族性格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和文化心理积淀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④世界各民族间的文化水平高低决定了各民族文化的优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2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的特殊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前往考察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也向外界传递出了增强“文化自信”的明确信号。下列关于文化自信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主张用时代精神代替民族精神更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③文化自信,表现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和对外来文化的否定
④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2023-12-21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2023年10月31日8时许,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三名航天员在轨驻留154天)。中国航天人在平凡的岁月中成就非凡,在无名的耕耘中造就有名,不断追星揽月,以艰苦奋斗问鼎苍穹,在浩宇苍穹中尽显强国风采。航天人身上所彰显的航天精神(     
①体现出艰苦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能激励着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丰富和发展
④涵养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共同价值观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12-21更新 | 26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