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财政与税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5 道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2月,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列出了近年来支持脱贫攻坚资金“账目”。

2016年至2020年,连续5年每年新增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0亿元,2020年达到1461亿元。今年又一次性安排综合性财力补助资金300亿元:重点支持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支持贫困人口参保,提高报销待遇,实现医疗保障托底;支持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完成约10万处工程维修养护。

今年1~10月,税务部门落实支持脱贫攻坚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就实现减税950多亿元,同比增长38%。从增值税发票数据看,832个贫困县今年1~10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3%,充分反映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在支持脱贫攻坚中发挥的作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财政收支矛盾较大的情况下, 我国近五年累计减税超过2万亿元。2018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2018年全国财政支出21万亿元,支出规模进一步加大。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10.9%,增强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财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加大对三大攻坚战的支持,更多向创新驱动、“三农”、民生等领域倾斜。 当前财政状况出现好转,各级政府仍要把宝贵的资金更多用于为发展增添后劲、为民生雪中送炭。

材料二: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我国财政部长刘昆10月7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我们要以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护航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刘昆说,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积极的财政政策更积极,绝不是搞“大水漫滥”式的强刺激。而是力重促进消费。要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在扩大内苦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重点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投入力度。中央财政支出用于支持创新驱动、生态环保等领域基施设施建设。政府要过“紧日子”,把资金用于民生支出。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469亿元,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697亿元,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 396亿元,提高社会保障与改善民生的水平。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因素。
(2)结合材料二和财政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财政是怎样护航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
2021-01-09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欧亚国际双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人心,人们崇尚节能减排、拥抱蓝天白云的愿望愈发迫切。“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快速增长,2015年以来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销售超过480万辆占全球的50%以上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新能源汽车产品供给质量持续提升,量产车型续驶里程达到500里以上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渐趋完善。为了让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税务总局等部门发布实施并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优惠政策,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通过安排中央财政给予充电建设运营奖补资金,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截至2020年8月全国累计建设充电站4.1万座,换电站462座,各类充电桩138万个。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增长的原因。
2021-01-0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研会高考测评研究院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大联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材料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的战略支撑,是实体产业发展的制胜法宝。实体经济创新首先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关键其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实现前略性基础研究、引领原创成果大突破;其次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制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机制,着力打造开放共享的跨界协同创新载体;再次要倡导创新文化发展,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搭建优质平台,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材料二: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中央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进行部署:要充分发挥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创新主体作用,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改革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分类、合理多元的评价体系,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完善创新投入机制和科技金融政策,加强软硬基础设施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知识,分析创新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央关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部署的经济生活依据。
(3)请你列举出两项党在新时代下加强科技创新工作领导的举措。
2021-01-08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5 . 下图为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结构示意图。两幅图所代表的社会财富总量相等,图(一)被称为“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图(二)被称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1)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央决心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意义。
(2)怎样才能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
2021-01-08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隆德县中学202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从民生保障看,保住就业才能兜住民生底线;从经济运行看,保住就业才能稳住经济基本盘。国民经济一个复杂的循环系统,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一点不畅,全程受阻。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回望“十三五”时期,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保持了就业形势持续稳定。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新增就业,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通过减税降费减轻了企业负担,中小企业贡献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作用得以增强;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就业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逐渐形成;开展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对贫困地区、高校学生等重点就业群体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引导和支持,帮助更多地人找到心仪的工作,实现了就业市场的高效匹配;出台《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了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15个重点方向和支持政策。随着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就业”这个民生之基,正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生活改善提供重要保障和持续动力。


(1)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阐述实现就业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是如何保持就业形势稳定的。
2021-01-0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灵宝市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是“头号民生工程”。某市立下“愚公志”、打战“攻坚战”,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该市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资金供给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的齿轮紧紧咬合。精准建设基础设施,改善贫困区县交通硬件设施,着力解决“山高路远”问题,优先实施贫困乡镇集中供水巩固提升工程,确保贫困村通自来水。精准培育发展产业,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贫困区县,重点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业。精准开展教育扶贫,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政策,将贫困户子女优先纳入资助范围。确保劳动年龄段内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应训尽训”,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精准实施转移就业,对无法通过市场渠道就业的贫困人员,优先使用公益性岗位过渡性安置。对在毕业年度内的高校贫困毕业生和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精准落实低保“兜底”,将没有劳动能力、需社保“兜底”的贫困人口,通过低保线与贫困线“两线合一”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打赢“攻坚战”的重要性并分析某市财政政策是如何助力脱贫攻坚的。 

材料二   区块链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记账技术,也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区块链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存证”难题,为实现社会征信提供全新思路;能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保障生产要素有序高效流动;能实现政务协同办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提供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2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2)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的融合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2021-01-08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当前,要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的作用,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着力强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向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水利、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民生工程,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


结合材料分析,国家财政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021-01-0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积极推进减税降费,更加注重结构调整优化,推动经济迈向更高发展水平。下表反映了2013-2019年我国一些重要经济数据。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GDP(亿元)

568845

636463

676708

744127

820754

919281

990865

GDP增速(%)

7.7

7.4

6.9

6.7

6.8

6.6

6.1

财政收入增速(%)

10.1

8.6

8.4

4.5

7.4

6.2

3.8

财政支出增速(%)

10.9

8.2

15.8

6.4

7.7

8.7

8.1


根据表中数据反映的经济信息说明财政收支增速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党中央作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重要决策。中央财政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扩大专项债规模,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政府投资,有效支持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同时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此外,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切实保障,一般性支出坚决压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主要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运用财政的知识,说明在扩大有效投资,支持“两新一重”建设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如何做到更加积极有为?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