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产决定消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一直由于影响市容环境而不能堂皇入室。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街边小店“原地复活”,小吃店、咖啡馆的小方桌摆到了梧桐树下……成都街边地摊接地气、暖民心,没有让这座“网红城市”失去往日颜值,反而增添了几分平易近人之美。事实上,国际范儿与烟火气本来就是并行不悖的,地摊不但是商品市场,同时也是一道人文景色。放眼全球,从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到美国百老汇跳蚤市场,再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不仅让本地居民直接受益,也让外地游客流连忘返,有些集市还成了世界著名的打卡“地标”。

“摆摊设点”一头连着民生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治理,需要各地政府精心谋划、因城施策,提前做好解决方案,实现“活力”与“文明”同步。对已经或正在发展“摆摊设点”的城市而言,绝不能回到历史上的粗放无序状态,而是要与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契合。要跳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城市善治,需要使出“绣花”的功夫,才能避免宽严失据,体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请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地摊经济对恢复城市“烟火气”的意义。
(2)有人认为:“地摊经济在城市发展中,难以做到活力与文明同步。”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3)请以“如何让地摊经济成为一道城市风景线”为题写一篇时事短评。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综合运用《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知识加以阐述。
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0-09-05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政治试题
2 . 某校高一(2)班学生以“电动汽车的发展与普及”为题成立探究学习小组,通过实地走访、网上查阅资料等途径收集到以下信息。
材料一: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为了促进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的消费,2013年9月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了在2013年—2015年,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继续给予补贴。根据这一规定,2014年最新的新能源补贴金额在3.325万—19.0万元间,其中电动车和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为3.325万—5.7万。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采取上述措施的意义。
材料二:因为存在行驶距离、成本和充电时间等问题,电动汽车不是大多数传统汽车切实可行的替代品,消费者仍对电动汽车不感兴趣。因此开发了超过100年的电动汽车虽有过数次短暂的复苏,但仍未迎来巅峰期,或许永远都做不到。同时,亚洲、欧洲和北美的汽车行业高官们开始关注新的替代能源:氢,氢汽车尽管不常见,却大有前途。
(2)电动汽车生产商面对困境该如何应对?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三点建议。
材料三:以下是两位同学在讨论电动汽车发展前景时的对话:
同学甲:“生产者只有将电动汽车的性能进一步提升,并形成规模化生产后,才能促使消费者广泛接受并购买。”
同学乙:“只有当消费者广泛接受电动汽车这一新产品时,才能促使生产者提升电动汽车的性能并形成规模化生产。”
(3)请你站在同学甲或乙的立场上,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知识论证其观点。
2016-11-26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3 .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企业投资萎缩,缺乏活力,这使得“供给跟不上需求”的矛盾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与此同时,中国消费品供需正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衣服鞋帽玩具等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下滑;另一方面,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内需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治理思路出现重大转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知识,简要分析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2)请你为我国政府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出谋划策。
2017-06-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

4 . 材料一   2020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GDP仍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54.3%,消费仍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但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中,消费恢复相对缓慢,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9%,对经济增长呈负向拉动。

2021年3月,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建设消费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在全国各地召开的两会上,多地设定了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目标,提出了许多拉动消费的具体政策与举措,着力让老百姓能消费、愿消费。

材料二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严峻形势,习近平主席提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利于坚定全球抗击疫情的信心。携手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

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基,人人享有健康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其中“普遍安全”就包含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倡议,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更好地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保驾护航,维护人类的整体安全与健康福祉。

面对疫情在全球蔓延的严峻形势,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需要采取切实行动,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坚决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要凝聚各国力量,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建立起最严密的联防联控网络,尽力阻止疫情跨境传播;共同合作加快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科研攻关,力争早日取得惠及全人类的突破性成果;携手帮助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能力。


(1)联系材料一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着力让老百姓能消费、愿消费”。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知识,说明习近平主席提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正确性。
2021-10-19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5 . 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需求侧管理的本质是激活潜在需求、释放新需求,通过高质量需求牵引高质量供给,核心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根本途径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今年以来,随着各种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家电市场表现亮眼。国家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淘汰旧家电并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的消费者给予补贴;采取发放家电消费券优惠措施,推动绿色、健康家电换新,扩大家电消费。在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下,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家电厂家在产品上“推高卖优”,加强高端化、套系化升级,推动行业持续发展。同时,家电行业的持续发展,及其带来的家电清洗、家电物流基础设施、物流配送体系等产业的发展,吸引了一大批的劳动者就业。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在家电方面的消费政策是如何促进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良性循环的。
2021-06-17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题(三)
6 .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移动支付正改变着社会消费习惯。对此,某校高一(1)班同学围绕移动支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同学甲:消费者通过微信、支付宝扫码可以网上支付,线下享受服务和商品消费,同时让消费者感受到了交易、消费的便捷。移动支付的发展也带动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应用等行业的发展,给移动支付点赞。

同学乙:移动支付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是因移动支付个人信息泄露导致诈骗等案件频发;二是使用手机付款有时会面临手机没电的尴尬等等。


请根据上面的讨论,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分析同学甲的观点。
(2)因移动支付个人信息泄露导致诈骗等案件频发,同学乙认为这是市场自身弱点的反映,有必要限制市场的作用,你同意该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3)对于解决移动支付过程中遇到的这两个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不少于两条建议)
2020-04-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教学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止到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 5%,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1亿,2019年网络购物交易规模达10. 63万亿元,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互联网大国,是全球互联网重要的组成部分。某校高三探究性学习小组就“互联网与新时代经弃社会发展”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实现市场的充分作用】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充分发挥出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了各个行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就像很多传统行业的惊人变化一样,“互联网+”已成为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经济是一种相比传统经济更自由、更开放的经济形态。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依托互联网,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影响着人们的思想素质和精神状态。同学们认为: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自信心,展示民族国际形象,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的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

青少年注定是实现现代化的最大受益者,也必将是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中坚力量。互联网的发展为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但同学们在调查中还了解到,目前我国19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已高达1. 32亿。网络空间掺夹着一些低级庸俗、不健康的内容,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了巨大威胁。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确保青少年身心健康势在必行。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景中的作用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文化价值。
(3)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提出两条建议。
2020-09-0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政治试题

8 . 2020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止到2020年3月,我国同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 5%,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1亿,2019年网络购物交易规模达10. 63万亿元,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互联网大国,是全球互联网重要的组成部分。某校高三探究性学习小组就“互联网与新时代经弃社会发展”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实现市场的充分作用】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充分发挥出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了各个行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就像很多传统行业的惊人变化一样,“互联网+”已成为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经济是一种相比传统经济更自由、更开放的经济形态。


(l)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景中的作用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依托互联网,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影响着人们的思想素质和精神状态。同学们认为: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自信心,展示民族国际形象,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的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文化价值。

【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

青少年注定是实现现代化的最大受益者,也必将是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中坚力量。互联网的发展为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但同学们在调查中还了解到,目前我国19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已高达1. 32亿。网络空间掺夹着一些低级庸俗、不健康的内容,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了巨大威胁。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确保青少年身心健康势在必行。


(3)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提出两条建议。
2020-09-2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三仓中学2021届高三9月学情检测政治试题
9 . 着眼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中共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材料一 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变化和部分内需的增长空间
表一
2006年2019年
外贸依存度63%33%
贸易顺差9.7%2%一3%
加工贸易71%3%

表二
2019未来5-10年
服务业53.9%10%一20%
城镇化率60.6%15%一20%

注: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配套完善的工业体系:拥有1.7亿多各类专业技能人才;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的市场;国家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已经出现。相对独立、良性互动的国内经济大循环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基本盘。

材料二   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面对产品的供给、需求的不足、市场制度等各类深层次不平衡、不充分、不完善的发展所衍生的各种问题,成为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断点和堵点。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明“相对独立、良性互动的国内经济大循环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基本盘"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请就如何疏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断点和堵点提出建议。
10 . 2018年4月,党中央首次召开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网络强国重要思想,充分强调网信事业的发展对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带动作用。某校高一探究性学习小组就“互联网与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018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网络的发展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用越来越大。信息领域新兴技术取得重要进展,产业应用稳步推进,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程度加深;网络信息服务朝着扩大网络覆盖范围等方向发展,健全了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网络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的工作途径,有力地支持革命老区、民族、边疆、贫困地区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网络发展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意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依托互联网,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影响着人们的思想素质和精神状态。同学们认为: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国际形象,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的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要性的理解。

【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

青少年注定是实现现代化的最大受益者,也必将是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中坚力量。互联网的发展为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学们在调查中还了解到,目前我国19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已高达1.32亿。网络空间掺夹着一些低级庸俗、不健康的内容,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了巨大威胁。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确保青少年身心健康势在必行。


(3)请分别运用所学《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各提出一条建议。
2020-01-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皋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