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产决定消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2020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GDP仍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54.3%,消费仍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但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中,消费恢复相对缓慢,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9%,对经济增长呈负向拉动。2021年,为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建设消费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在全国各地召开的两会上,多地设定了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目标,提出了许多拉动消费的具体政策与举措。下列从收入上入手,着力让老百姓能消费、愿消费的措施有(     
①大力促进就业,稳定居民收入预期,增强消费信心
②拉开收入差距,让消费出现层次,扩大消费的多样化需求
③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
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居民支出预期,扩大消费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1-05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新高考9+N联盟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政治试题
2 . 在某智慧零售门店,客户一进门,头顶的电子大屏,就自动为顾客绘制“肖像”,识别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智能量体、虚拟试衣等设备,让量身、设计、选面料,几分钟轻松搞定。这种经营方式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吸引了众多顾客。这表明(     
①商家的营销方式会影响人的消费选择
②商品的价值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③生产决定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平
④人们的消费需求决定物资资料生产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基建”。2019年,“新基建”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进入2020年,中央级别的政府会议多次提及“新基建”,“新基建”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

材料一   新型基础设施包括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能源充电桩、高铁与轨道交通、特高压、物联网等多方面内容,与信息智能技术紧密关联,具有集约智能、绿色高效等特点,简称“新基建”。加快推进“新基建”,就是通过提升硬件基础能力给创新加力添火,加速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新模式的孵化、新业态的涌现。

材料二   2020年7月1日,《经济参考报》认为,今年以来,中央多次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各界期待“新基建”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新基建”的投资门槛比传统基建要高,特别是科技门槛,这对资本的参与提出更高要求,这就意味着市场主体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参与度会比较高。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材料,分析“新基建”为什么能成为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有人认为,推动“新基建”只能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而民营经济则难于有所作为。结合材料,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020-12-08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受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影响,全国部分工厂、物流等企业停工停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稳住经济基本盘,全国各地采取多种方式刺激消费。S省推出了刺激消费的组合拳:加快复工复产,保障供给;发挥金融保险机构的积极性,创新消费金融产品,提高消费便利度;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就业帮扶和生活补贴;进一步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开展品牌推介会,组织供销对接大型活动;向群众发放消费券,并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刺激消费的内容和手段,多措并举激活一池春水。


(1)结合材料,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阐明S省推出刺激消费组合拳的经济学依据。

刺激消费不等于鼓励浪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中小学校园食物浪费问题值得关注。各种供餐方式中,盒饭食物浪费最为严重,浪费量高达每餐每人216克,约占食物供应量的1/3。2020年8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某校高三(1)班召开了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班会。会后该班向全校所有师生发出“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倡议书: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征途中,中国人民不断富了起来,在不断丰富的物质生活中,更应该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对食物的尊重,对农民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对社会文明的尊重。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帮助该班续写完倡议书。
要求:①围绕主题,形成总论点和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②论据充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0-11-21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云梦县黄香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来,湖北省多个城市陆续提出放开“地摊经济”和“夜间经济”,刺激地方消费复苏。地摊经济“小、快、灵”,看似微不足道,却对经济发展发挥着“毛细血管”的作用,也增添了城市的人情味;夜间经济也让城市更有生活情趣,夜间经济因其综合带动作用大、产业链长、关联产业多等特征成为各地积极发展的新经济形式。由此可见,繁荣地摊经济和夜间经济(     )
①激发城市消费新动力,优化居民消费结构
②拓展城市经济发展空间,为稳增长提供新动能
③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
④创造就业机会,方便了百姓的生活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优化体育消费环境,出台鼓励消费政策,开展促进体育消费试点。这样做的原因是(       
①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消费对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
③新的消费需求促进体育产业的调整和升级
④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基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07-20更新 | 221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四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
7 . 网络购票省时省力,如今已成为不少人出行的首选。购票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手机上查询车次动态、票价和车票的可售情况,通过网银支付完成车票订购,免去了奔波之苦。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在网银支付中,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的职能
②商业银行在此过程中提供了转账服务
③材料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网银支付的结算方式使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减少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扩大、十分活跃。来自文 化和旅游部的数据显示,2019年国庆七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 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

材料二:2019年8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顺应文化和旅 游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 质量水平,不断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以高质量文化和旅游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幸福感。该《意见》推出多项消费惠民措施,继续推动国有景区门票降价;改造提升演出场所和博物馆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消费场所宽带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水平;完善入境游客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提升消费场所多语种服务水平等。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扩大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简要说明国家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义。
2019-12-23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四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9年8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顺应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以高质量文化和旅游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意见》提出了多项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政策举措:一是用好各类资金支持各地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推出消费惠民措施。二是提高消费便捷程度,推进消费试点示范。三是提升旅游环境,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四是着力丰富产品供给,推动景区提质扩容,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相关政策举措的意义。
2019-11-2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10 . 新制造,能够借助大数据与算法成功实现供给与消费的精准对接,从而实现定制化制造与柔性生产。申洲国际是一家服装代工企业,得益于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赋能,能够对小批量、多批次的市场需求实时响应,实现了高利润、高增长和高市值。这主要表明(       
①推动消费结构升级需要创新供给结构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③消费端的大数据逆向优化生产端的产品制造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