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旨在通过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内生动力,推进科学技术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该条例的施行(       
①有利于增强创新对发展的引领作用
②确立了科技工作者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③体现了国家对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尊重
④体现了科技是关系企业经营成败的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1-01-09更新 | 5505次组卷 | 39卷引用:云南省2022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政治试题(一)
2 . 某地政府免费对贫困户张某失业的3人提供食用菌种植技能培训,随后,当地慈善工作站又提供产业救助金帮助其建立起食用菌大棚,张某家因此获得了可观收益。这种“精神扶贫+慈善救助”模式
①提高了劳动者生产能力   
②保障了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的权利
③表明了就业是民生之本   
④体现了劳动者树立竞争就业的观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叫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     
①决定生产力的发展
②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③是生产关系的核心
④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19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作文的话题是劳动。题目要求考生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下列选项能为上述话题提供理论支撑的是(       
①劳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            
②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③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④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为了挖掘、延续和传承工匠精神,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国工匠》特别节目。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是因为(       
①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能创造价值,是社会进步的源泉
②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③劳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
④国家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社会就会进步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2-03更新 | 167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陆良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刁新文感言: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对工作高度负责,做好每一天的每一项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都能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这启示我们
A.只有刻苦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个人技能,不断创新,才能有所成就
B.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C.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的工作才适合自己,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成绩
D.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工作都很光荣
2020-03-13更新 | 226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主要说明(     
①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
②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条件
③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④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生产资料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12-13高一上·安徽滁州·期末
8 . 如果一个社会10个人中只有4个人就业,另外6个人失业,社会保障体系就要用4个人的收入支持另外6个人的保障;如果一个社会10个人中有9个人就业,只有1个人失业,那么,社会保障体系就能很容易而且高质量地建立起来。这说明
A.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B.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需要经济发展为其奠定物质基础
C.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D.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2019-09-30更新 | 245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月考(9月)政治试题
9 .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体现了对劳动的尊重。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劳动(     
①是公民的光荣职责     
②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③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是物质财富的源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12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上半年GDP增长速度是6.8%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2186元,同比名义增长8.4%……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国内结构调整正处于攻关期。

2018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增强创新力、发展新动能;做好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同时提出确保工资、教育、社保等基本民生支出,强化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做实做细做深社会稳定工作;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落实扩大开放、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的重大举措,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上述政策措施的理论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