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9 道试题
1 . 就业,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把保就业放在“六保”任务之首,要求各地各部门千方百计保就业。保就业(     
①要求政府统筹安排就业                                 
②有利于提信心、稳消费、促发展
③要求企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④要求政府减轻企业负担,援企稳岗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023-08-0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城市“蹲族”特指受过大学教育、家庭出身不错、被人寄予厚望、却甘当社会的“隐形人”的年轻人。他们因偶然性因素失业,但具备重返岗位的潜力。习总书记在20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不少媒体呼吁,应当让这些“蹲”着的年轻人“站”起来,这是因为(     
①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②就业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③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关系着社会进步
④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 . 某市残联始终坚持“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就业带动培训”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持续赋能授渔,全力促进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该市实施这一举措是基于(     
①我国高校毕业生的素质普遍下降,就业竞争能力不足
②技能培训有利于加剧就业竞争,造成人才浪费
③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社会稳定的保障
④劳动者价值实现与生产发展息息相关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2022-12-1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2020年我国交出一份优异的就业成绩单: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继续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就业的原因有(     
①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②我国劳动者地位平等,但社会分工不同
③努力扩大就业有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④就业能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 .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6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达到11.3%。老年群体热情拥抱互联网,屡屡有“银发网红”“夕阳网红”爆火出圈,迎来“银发族”的职业“第二春”。由此可见(     
①互联网为老年人的价值实现提供了机遇
②网民结构优化促进了就业岗位不断增加
③互联网已经成为老年人就业的主要渠道
④中国网络经济发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2-0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6 . 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2022年5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开设劳动课程旨在让学生懂得(     
①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
②劳动是创造和实现价值的唯一源泉
③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条件
④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下列关于“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说法正确的有(     
①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②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④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教育部今年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再一次把劳动课提到了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的高度,让孩子们成长为有自主生活能力的劳动者,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正确价值观。国家重视劳动教育是基于(     
①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②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③美好的生活必需通过自身的奋斗才能获得
④劳动是人类产生各种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在闲暇时间接几张单子,跑几趟活儿,既体验了不一样的生活状态,又能赚一点儿零花钱,何乐而不为呢?”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依靠互联网寻求工作机会的求职者越来越多,“零工经济”这种新的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并渐渐地融入我们的生活。“零工经济”模式的流行(        
①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②能降低劳动者的就业成本,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③能增加劳动者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的收入
④增强就业的灵活性,改变了当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2016年我国对120万个贫困家庭的新增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这一举措的依据是(     )
①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促进就业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③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07更新 | 64次组卷 | 8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克强总理在2022年4月25日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材料一   经济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中心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要聚焦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着力稳就业、稳物价,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千方百计挺过难关,切实稳住经济基本盘。要通力协作,以严实深细的作风提高宏观政策实施效能。当前,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困难大,不少处于生存发展的重要关口,有些日清月结的企业说是“挨一日如过三秋”。要抢抓时间落实落细退税减税降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支持企业稳岗等政策,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保民生。

材料二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行政权力,优化营商环境。“放”和“管”是并行的,放权不是放任。对食品药品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利益的重点领域要重点监管。对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要严查重处。领导干部要带头廉洁自律。清贫耐得始为官,行政惟廉。人民政府头上顶着“人民”二字,政府公职人员清廉用权是本分也是天职。面对复杂严峻形势,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做,说到就要做到,承诺了就要兑现。勤政有为、真抓实干。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们应该怎样切实稳住经济基本盘。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的。
(3)结合材料,请你给当地政府负责人写一份“关于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建议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